不同的人身体状况各异,疾病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针灸时间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了解针灸在不同时间段的特点以及适用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下面为大家进行分点阐述。
阴阳学说的影响:在中医阴阳学说里,上午自然界阳气逐渐旺盛,人体阳气也随之升发。此时进行针灸治疗,有助于激发人体阳气,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如风寒感冒、虚寒性胃痛等有较好的效果。比如风寒感冒患者,上午针灸能借助自然界阳气,驱散体内风寒之邪。而下午自然界阳气渐弱,阴气渐长,对于一些阴虚内热的病症,下午针灸可能更合适,可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子午流注理论: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人体经络气血在一天中不同的时辰有盛衰变化。不同的脏腑经络在特定时间气血最为旺盛,此时针刺相应穴位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例如肺经气血旺于寅时(凌晨3-5点),但实际治疗中多在其气血相对旺盛时段,与之对应的大概是上午的时间段,对肺系疾病进行针灸治疗会更有优势。
上午身体状态:经过一夜休息,上午人体精力较为充沛,神清志明。此时针灸治疗,患者能够更好地感受针感,医生也能更准确地判断针刺得气情况。而且上午人体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相对稳定,有利于针灸治疗的安全进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如慢性腰腿痛,上午针灸可以让患者在一天中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
下午身体状态:下午人体经过一天的活动,肌肉相对放松,但也容易出现疲劳。对于一些因劳损导致的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等,下午针刺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与疲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过,部分人下午可能会出现血糖偏低的情况,针灸前应适当进食,以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
急症情况:对于一些急症,如急性扭伤、突发疼痛等,无需过分纠结针灸时间,一旦发病应尽快就医进行针灸治疗。比如脚踝急性扭伤,不论上午还是下午,及时针刺扭伤局部穴位及相关经络穴位,可快速缓解疼痛,减轻肿胀。
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可根据疾病性质结合上文所述的中医理论和人体生理特点选择时间。比如对于失眠患者,若伴有心脾两虚,可在上午针刺心俞、脾俞等穴位以补益心脾;若伴有阴虚火旺证,下午针刺太溪、涌泉等滋阴降火的穴位效果可能更佳。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