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适合治疗肝胆湿热的中成药,不仅能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进行调理,还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用药也应有所差异。在选择中成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看看有哪些中成药可供选择。
功效:龙胆泻肝丸是治疗肝胆湿热的经典中成药,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它主要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等药物组成。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湿热,又能清泻肝胆实火,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清热除湿之力,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引湿热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柴胡舒畅肝胆之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肝胆、利湿热之功。
适用症状: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部疼痛、胁痛口苦等症状。比如,有些患者因长期熬夜、饮食不节,导致肝胆湿热内蕴,出现口苦、胁肋部胀痛、眼睛红赤等症状,服用龙胆泻肝丸就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因为方中药物多为苦寒之品,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孕妇、年老体弱、大便溏软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功效:茵栀黄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主要成分有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茵陈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栀子清热泻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出;黄芩清热燥湿;金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
适用症状:常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等。在临床上,对于急性、慢性肝炎所致的黄疸,茵栀黄口服液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功效: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祛湿、利胆的功效。主要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等药物组成。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溪黄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苦木清热燥湿、解毒杀虫。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利胆之功。
适用症状: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胁痛、口苦等症状,常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比如,一些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口苦等症状,服用消炎利胆片可以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本品药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患者若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