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中医常识

夏天阳气最盛为什么还要养阳

发布者:花开花落 时间:2015-7-2 08:44

“春夏养阳,秋冬养”这是《黄帝内经》里提出的养生方法,这个养生方法主要是教我们要顺应四时来养生,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为什么还要养阳呢?夏季该如何养阳?

为什么夏天还要养阳

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话叫“阳逢阳旺,阴逢阴盛”,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火上浇油”吗?

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所以,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气阴两伤”,时间长了就是“阴阳两伤”了。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此外,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比如空调温度太低,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容易造成一些“空调病”。再比如,吃的或喝的太凉,喝冰镇啤酒不过瘾,还要再加冰块,也会伤到阳气。

《黄帝内经》中很多观点乍一看有点自相矛盾,但是仔细琢磨,它实际上是一个辩证法。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养阳”就是一个辨证的概念。比如有的人说,开春后就不能吃羊肉了,因为它太热,但这和“春夏养阳”的概念并不矛盾。假如你阳气从来不虚,也没有受寒的机会,就不存在补阳的问题,但一些长年怕冷的人,到了夏天就该重视养阳了。

女人、老人最易阳虚

很多人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手脚依旧很凉,这就是阳虚的一种表现。我曾经看过一个特别严重的病人,40多岁的女性,大热天从河北来北京看病,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说怕冷,这位病人就属于阳虚。《伤寒论》中说“阴阳气不相顺接”,阴和阳接不上了,手脚就凉。当然,它也可能有很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就是阳虚。

阳虚最常见的表现,首先是怕冷;从舌头上看,一般是舌体胖大,颜色淡,或者白白的,或者是水汪汪的;另外还有一个规律性的表现就是眼泪、鼻涕、口水动不动就流出来了,女性也可能表现为月经量大,尿失禁。大笑或打个喷嚏后,尿就出来了,这是因为阳虚以后容易固涩无力。

从脏腑来讲,阳虚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那么,如何鉴别自己属于哪种阳虚呢?比如说心阳虚,张仲景有一句话叫“其人插手自冒心”,有点胸闷、心慌、憋气、怕冷,这些都是心阳虚的表现;脾阳虚,主要是消化吸收有毛病,表现为大便比较稀、肚子胀等;肾阳虚,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就是腰膝酸软等问题;还有我们上面说到的手脚怕冷,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脾肾阳虚。此外,还有一个肝,但我们不说“肝阳虚”,我们称为“寒邪入肝”、“寒滞肝脉”等,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小腹发凉,男的甚至会牵扯到阴囊部位。

说到容易阳虚的人群,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多,从年龄段来区分,则是老人居多。其表现不只有手脚冰冷,还可能背部发冷,女性小肚子怕冷的也比较多,或者腰以下腿脚冰凉等,有的女性月经不规律,有淤血,颜色发黑,怕冷。虽然表现的部位不同,但都有一个寒的问题在里面。

夏补阳,效果好

中医的外治法在冬病夏治中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实际上这里面还蕴含了一种中医的预防思想。意思是不要等到冬天天冷了,阳虚加重时才想起来补,平时就要多加注意,甚至到了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预防,提前温阳补阳。

中医的治疗方法叫“因势利导”,在夏天温阳补阳其实是借助天时,正好这个时候阳气壮,比冬天补的效果好,贴三伏贴、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曾有人质疑过中医的三伏贴,对其持怀疑的态度。但我想说的是,养生本身就是一个修正体质的过程,效果肯定会慢。中医的很多养生保健方法你不要指望它太神,坚持才是硬道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有一项课题,是观察三伏贴到底有没有效的。第一年时,几乎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第二年还没有什么差异,坚持到第三年就开始明显见效了。

所谓“三伏贴”更适合阳虚的人使用,不能随意滥用。例如,属于大火热体质的人,贴三伏贴肯定效果不好。还有一点就是要看贴在哪里,有一些穴位是大家都适合的,比如足三里,它是一个强壮穴,男女老少都可以贴,但是有一些穴位就不能随便贴了。因此,不管是三伏贴也好,补阳药也好,如果滥用可能会造成无效甚至是反作用,最后倒霉的不仅是中医理论,更是患者自己。

空调房呆久了,泡杯干姜红茶

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是热性的,不管什么姜都是热性的,生姜也好,干姜也好,泡姜也好,只是热的程度不一样。姜是非常好的“夏季补药”,夏天吃姜除了补阳、温阳,还能通阳。不管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中医讲究不能呆补,一定要在补的同时“通”,否则就会把一个人补出毛病来。推荐一个食疗方——干姜红茶,就是先煮干姜,用煮干姜的水来泡红茶喝。

姜除了内服,还可以用于外治。外治法“针灸”的“灸”字,上面是一个“久”,下面是一个“火”,凡是中医带“火”的字都是热性的。因此灸法对于阳虚怕冷的人最合适。姜本身就是热性的,用其来做隔姜灸更能增加外治的效果。所谓隔姜灸就是取新鲜老姜一块,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0.2~0.3厘米厚,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背部、肚脐周围等穴区,再将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6~9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

此外,一些做饭的调料也可以用来养阳,比如桂皮、桂枝、十三香、小茴香等都是热性的,有助于补阳。我曾经就用桂枝、小茴香这些热性的东西再稍微加一点活血的东西治好过月经不调。

为什么夏季要养阳?上面的文章为大家做出了介绍,也为大家介绍了夏季阳虚的症状及夏季养阳的方法,夏季养阳大家可以试试三伏贴,当然贴一次两次看不到效果,要坚持几年。

相关标签: 夏季 阳虚

相关阅读

  • 体弱气虚能喝酒吗(少量药酒是否可行)
    体弱气虚能喝酒吗(少量药酒是否可行)
    要解答体弱气虚能否喝酒以及少量药酒是否可行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了解相关的知识,有助于体弱气虚的人群做出更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选择,避免因不当饮酒而损害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讨 ...
    10-24
  • 体弱气虚能喝茶吗(淡茶与浓茶的区别)
    体弱气虚能喝茶吗(淡茶与浓茶的区别)
    体弱气虚的人身体较为虚弱,在饮食和饮品的选择上需要格外谨慎。茶作为一种常见的饮品,其对体弱气虚者的影响备受关注。了解淡茶与浓茶的区别,对于判断体弱气虚能否喝茶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相关内容。体 ...
    10-24
  • 体弱气虚能喝咖啡吗(提神饮品的潜在危害)
    体弱气虚能喝咖啡吗(提神饮品的潜在危害)
    体弱气虚者往往身体较为虚弱,其生理机能与常人有所不同。而咖啡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饮品,其中含有的成分可能会对这类人群的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体弱气虚能否喝咖啡以及提神饮品的潜在危害,对于保障身体健 ...
    10-24
  • 体弱气虚能喝牛奶吗(虚寒体质是否适合)
    体弱气虚能喝牛奶吗(虚寒体质是否适合)
    了解自身体质并选择合适的食物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体弱气虚和虚寒体质往往伴随着身体抵抗力下降、怕冷等症状,饮食的选择需要格外谨慎。牛奶作为一种广泛饮用的饮品,其性质和功效是否适合这类人群呢?这不仅关系 ...
    10-24
  • 女人体弱气虚怎么食补最好(经孕产乳各期调理)
    女人体弱气虚怎么食补最好(经孕产乳各期调理)
    不同时期女性的身体需求各异,在选择食补方法时也需要有所侧重。了解各阶段的特点并采用合适的食补方案,能够帮助女性更好地恢复体力、增强体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各期的具体食补方法。经期调理红枣桂圆汤 ...
    10-24
  • 女人体弱气虚吃什么早餐好(暖宫补气的早餐搭配)
    女人体弱气虚吃什么早餐好(暖宫补气的早餐搭配)
    女性的身体健康需要悉心呵护,尤其是那些体质较弱、气虚宫寒的女性。一份科学搭配的早餐,就像是开启健康一天的钥匙。它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帮助改善气虚状况,温暖子宫。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适合体弱气虚 ...
    10-24
  • 体弱气虚吃什么早餐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体弱气虚吃什么早餐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体弱气虚常常会让人感到疲倦、乏力,影响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而一顿营养丰富、适合自身体质的早餐,就如同给身体注入了一剂“活力针”。通过科学地选择早餐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虚症状,提升身体的免疫力。下 ...
    10-24
  • 女人体弱气虚可以喝什么茶(玫瑰黄芪茶等配方)
    女人体弱气虚可以喝什么茶(玫瑰黄芪茶等配方)
    那么,对于体弱气虚的女性来说,究竟有哪些茶是适合饮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且有效的茶配方,帮助女性朋友们通过喝茶来调养身体,重拾健康与活力。玫瑰黄芪茶配方组成:玫瑰黄芪茶主要由玫瑰 ...
    10-24
  • 肝胆湿热必吃三种食物(日常饮食首选食材)
    肝胆湿热必吃三种食物(日常饮食首选食材)
    在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一些食物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对于肝胆湿热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食物有助于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缓解不适症状。接下来就详细了解一下这三种必吃的食物。绿豆清热解暑:绿豆味甘,性凉,具有 ...
    10-24
  • 去肝胆湿热的中成药(祛湿清热成药推荐)
    去肝胆湿热的中成药(祛湿清热成药推荐)
    在中医理论中,肝胆湿热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热,恢复肝胆的正常功能。但在使用中成药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合 ...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