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中医常识

什么是中医艾灸疗法

发布者:绵绵若无 时间:2012-4-20 15:01

一、艾条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

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二、艾灸的方法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3.艾卷灸:

(1)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4.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5. 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二、注意事项

1.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2.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相关标签: 艾灸疗法 注意事项

相关阅读

  • 体弱气虚能喝酒吗(少量药酒是否可行)
    体弱气虚能喝酒吗(少量药酒是否可行)
    要解答体弱气虚能否喝酒以及少量药酒是否可行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了解相关的知识,有助于体弱气虚的人群做出更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选择,避免因不当饮酒而损害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讨 ...
    10-24
  • 体弱气虚能喝茶吗(淡茶与浓茶的区别)
    体弱气虚能喝茶吗(淡茶与浓茶的区别)
    体弱气虚的人身体较为虚弱,在饮食和饮品的选择上需要格外谨慎。茶作为一种常见的饮品,其对体弱气虚者的影响备受关注。了解淡茶与浓茶的区别,对于判断体弱气虚能否喝茶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相关内容。体 ...
    10-24
  • 体弱气虚能喝咖啡吗(提神饮品的潜在危害)
    体弱气虚能喝咖啡吗(提神饮品的潜在危害)
    体弱气虚者往往身体较为虚弱,其生理机能与常人有所不同。而咖啡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饮品,其中含有的成分可能会对这类人群的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体弱气虚能否喝咖啡以及提神饮品的潜在危害,对于保障身体健 ...
    10-24
  • 体弱气虚能喝牛奶吗(虚寒体质是否适合)
    体弱气虚能喝牛奶吗(虚寒体质是否适合)
    了解自身体质并选择合适的食物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体弱气虚和虚寒体质往往伴随着身体抵抗力下降、怕冷等症状,饮食的选择需要格外谨慎。牛奶作为一种广泛饮用的饮品,其性质和功效是否适合这类人群呢?这不仅关系 ...
    10-24
  • 女人体弱气虚怎么食补最好(经孕产乳各期调理)
    女人体弱气虚怎么食补最好(经孕产乳各期调理)
    不同时期女性的身体需求各异,在选择食补方法时也需要有所侧重。了解各阶段的特点并采用合适的食补方案,能够帮助女性更好地恢复体力、增强体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各期的具体食补方法。经期调理红枣桂圆汤 ...
    10-24
  • 女人体弱气虚吃什么早餐好(暖宫补气的早餐搭配)
    女人体弱气虚吃什么早餐好(暖宫补气的早餐搭配)
    女性的身体健康需要悉心呵护,尤其是那些体质较弱、气虚宫寒的女性。一份科学搭配的早餐,就像是开启健康一天的钥匙。它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帮助改善气虚状况,温暖子宫。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适合体弱气虚 ...
    10-24
  • 体弱气虚吃什么早餐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体弱气虚吃什么早餐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体弱气虚常常会让人感到疲倦、乏力,影响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而一顿营养丰富、适合自身体质的早餐,就如同给身体注入了一剂“活力针”。通过科学地选择早餐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虚症状,提升身体的免疫力。下 ...
    10-24
  • 女人体弱气虚可以喝什么茶(玫瑰黄芪茶等配方)
    女人体弱气虚可以喝什么茶(玫瑰黄芪茶等配方)
    那么,对于体弱气虚的女性来说,究竟有哪些茶是适合饮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且有效的茶配方,帮助女性朋友们通过喝茶来调养身体,重拾健康与活力。玫瑰黄芪茶配方组成:玫瑰黄芪茶主要由玫瑰 ...
    10-24
  • 肝胆湿热必吃三种食物(日常饮食首选食材)
    肝胆湿热必吃三种食物(日常饮食首选食材)
    在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一些食物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对于肝胆湿热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食物有助于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缓解不适症状。接下来就详细了解一下这三种必吃的食物。绿豆清热解暑:绿豆味甘,性凉,具有 ...
    10-24
  • 去肝胆湿热的中成药(祛湿清热成药推荐)
    去肝胆湿热的中成药(祛湿清热成药推荐)
    在中医理论中,肝胆湿热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热,恢复肝胆的正常功能。但在使用中成药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合 ...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