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中医常识

什么是水液停聚证?

发布者:蓝叶雯 时间:2011-5-24 10:38

(一)水肿

【概念】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引起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称为水肿。

临床辨证,首先区分阳水与阴水,以明虚实。

1.阳水 水肿性质属热、属实者为阳水。多因外感风邪或水湿浸注,或湿热内蕴,或疮疖余毒未尽等因素引起。临床常见两个证型:

(1)风水相搏证

【概念】指风邪侵袭,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泛溢肌肤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多由外感风邪,肺卫受病,宣降失常,通调失职,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溢肌肤而成。

【临床表现】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小便短少,来势迅猛、皮肤薄而亮,并兼有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兼见咽喉肿痛,舌红,脉象浮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骤起眼睑头面先肿,并兼表卫症状为审证要点。

(2)湿邪困脾证

【概念】水湿浸淫,脾土受困、运化失职,水泛肌肤而致水肿。

【临床表现】全身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困倦,小便短少、脘闷纳呆、泛恶欲吐、舌苔白腻,脉沉,若化热则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全身水肿及脾胃症状为审证要点。

2.阴水 水肿性质属虚、属寒者为阴水。多由病久正虚、劳倦内伤,或阳水失治、误治转化而致。

【临床表现】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短少,脘闷腹胀,纳呆便溏,面色 白 ,神倦肢困,舌淡,苔白滑,脉沉。

或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利,腰膝痠冷,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 白或灰滞,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不能升清降浊,均能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泛溢肌肤,而为阴水。脾虚水肿,久延不愈,伤及肾阳,或肾阳亏虚,开合不利,水液不能排泄,均能成为阴水。肾阳虚的水肿,较脾虚水肿更为严重,故肿势日益加剧。

(二)痰饮

痰和饮均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稠者为痰,稀者为饮。二者虽属同类,临床表现则各异。

1.痰证

【概念】指水液凝聚而质稠,停于身体各部所引起的病证。

痰之成因非一,有因阴虚火炎,上迫于肺,肺气热则煎熬津液,凝结成痰;有因情志失调,五志化火,津液受灼而痰凝;有因脾胃虚弱,或饮啖过度,致使脾失健运,水液壅滞成痰;有因肾虚水泛,久而成痰;有因外感六淫,使肺脾升降之机失常,水液内聚成痰。

【临床表现】咳喘胸闷,喉中痰鸣,咯痰,呕吐痰涎,脘痞纳呆,恶心,眩晕,神昏癫狂,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瘰疬瘿瘤,痰核乳癖,喉有异物感,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

【辨证要点】痰之症状,变幻不一。因痰或咯吐外出,或凝滞胸膈,或留聚肠胃,或流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 ,随气升降,遍身无处不到,故症状千变万化。种种怪症,皆痰所为,古人曾有怪病皆属于痰之说。总之,痰可分有形、无形两类。有形易于辨别,如咯痰、呕吐痰涎、喉间痰鸣、痰核、大便粘稠如涕等。无形难以确诊,如失眠、癫狂、眩晕、喉间如梗、胸闷短气、脘痞、肢麻不遂等。在临床时,可据症状结合舌苔腻、脉滑等来确诊。

痰证临床表现复杂,故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等说法。从现代医学而言,许多精神、神经疾患的症状异常复杂,如癫痫、癔病、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神志不清等 ,多与中医学的痰证,尤其是无形之痰有关。故在临床时,上述疾病只要具有吐痰涎或痰鸣和苔腻脉滑的症状,均可以从痰论治。

2.饮证

【概念】指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胃肠、心肺、胸胁等处所致的证候。

饮的形成,可直接由外邪侵袭,影响脏腑对水液的气化,以致水液停聚而产生;或因中阳素虚,或复因饮食不慎、外邪内侵,以致水液转输、敷布发生障碍,从而停聚为病。

(1)饮留胃肠证

【概念】指寒饮留滞胃肠所表现的证候。《金匮要略》称此为狭义之痰饮。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涎、肠间水声漉漉、头目眩晕、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沉滑。

【辨证要点】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恣饮无度,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中阳不振,脾失健运,水停为饮,留滞胃肠而成。本证以胃肠有水声,脘腹胀满为审证要点。

(2)饮停于肺证

【概念】指寒饮壅阻于肺,肺失肃降所表现的证候。《金匮要略》称此为支饮。属内科肺胀病。本证多因脾肾阳虚,伏饮内停,遇寒则发,缠绵难愈。

【临床表现】咳喘上逆,胸闷短气,倚息不得平卧,喉中痰鸣,痰多清稀如水或呈泡沫状,甚则心悸浮肿,舌淡苔白滑,脉弦或紧。

【辨证要点】审证要点是喘咳、吐清稀泡沫痰。

(3)饮停胸胁证

【概念】指水饮停于胸胁,气机受阻,表现为胸胁饱胀,咳唾引痛为主症的证候,又称为"悬饮"。本证多因中阳素虚,气不化水,水停为饮,或因外邪侵袭,肺失通调,水液运行输布障碍,停聚为饮,流注胁间而成。

【临床表现】胸胁胀闷疼痛,咳唾痛甚,肋间饱满,气息短促,或眩晕,身体转侧或呼吸时胸胁部牵引作痛,舌苔白滑,脉沉弦。

【辨证要点】本证以胸胁胀闷疼痛、咳唾引痛为审证要点。

相关标签: 聚证

相关阅读

  • 黄芪的4大功效与作用,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黄芪的4大功效与作用,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你是否听说过黄芪这味中药?它可是中医界的明星药材。黄芪在诸多的中医典籍中都有详细记载,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黄芪也常被人们用来养生保健。但你知道黄芪具体能为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益处吗?又有哪 ...
    08-28
  • 藿香正气水滴到肚脐眼里,有啥效果
    藿香正气水滴到肚脐眼里,有啥效果
    夏日炎炎,中暑、肠胃不适等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藿香正气水作为一种传统的中成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而一种特别的使用方法——将藿香正气水滴到肚脐眼里,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肚脐是人体的一个特殊部 ...
    08-28
  • 陈皮的5大功效作用与主治,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陈皮的5大功效作用与主治,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你是否知道,在厨房的调料罐里,在传统的中药房里,有一种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价值的东西——陈皮。它经过岁月的沉淀,蕴含着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陈皮的5大功效作用与主治,同时也会提醒大家 ...
    08-28
  • 黄精药材有什么功效?哪些人不宜吃?
    黄精药材有什么功效?哪些人不宜吃?
    在追求健康养生的今天,中药材成为了众多人的选择。黄精作为其中备受瞩目的一员,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生长于山林之间,汲取天地之精华,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享用这味药材。了解黄精的功效 ...
    08-28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和主治一览,使用麦冬有哪些禁忌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和主治一览,使用麦冬有哪些禁忌
    你是否听说过麦冬?这味看似普通的中药材,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健康价值。它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无论是调理身体还是治疗疾病,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那么,麦冬具体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它主要针对哪些病 ...
    08-28
  • 党参的4大功效与作用,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党参的4大功效与作用,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党参作为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一直被广泛应用。无论是在中药方剂中,还是日常的养生食疗里,都能看到党参的身影。然而,党参究竟有哪些神奇的功效与作用呢?又有哪些人不适合食用党参呢?接下来,让我 ...
    08-28
  • 马齿苋的4大作用和功效,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马齿苋的4大作用和功效,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你是否在野外见过马齿苋这种植物?它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健康价值。马齿苋在民间早已被熟知,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但你真的清楚它的作用和功效吗?又是否知道哪些人不能吃马齿苋呢?接下来,让我们揭开 ...
    08-28
  • 天麻的3大功效作用与主治,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天麻的3大功效作用与主治,提醒:这3三类人不宜吃!
    天麻,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闻名于世,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天麻。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揭开天麻的神秘面纱,介绍它的三大功 ...
    08-28
  • 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从生活习惯找答案!
    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从生活习惯找答案!
    你是否有过对着镜子突然发现自己舌苔厚白的经历?其实,舌苔的状态就像是身体内部状况的一面镜子,而舌苔厚白常常是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在背后“捣鬼”。通过对生活习惯的细致分析,我们能够找到引发舌苔厚白的根源。接 ...
    08-27
  • 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日常因素不可忽视!
    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日常因素不可忽视!
    你是否有过对着镜子伸舌头,惊讶地发现舌苔变得厚白的经历?舌苔的状态其实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舌苔厚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提醒我们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从饮食习惯到生活作息,从疾病因素到口腔 ...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