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秋季养生保健的3大妙招

发布者:在路上的风 时间:2010-10-25 09:47

这在秋天显得特别重要,主要是秋天的气候变化太大,早秋以热、湿为主;中秋前后较长一段时间又以燥为主;而到了深秋、晚秋,却又以凉、寒为主。因此,人们在睡眠、穿衣、护肤、居住等起居的各个方面,都要提高警惕,注意养生。

一、是衣服保健。

夏去秋来,凉风习习,虽凉还不至于寒,人们还能耐受,不妨进行一点锻炼。这和让小孩常常三分饥与寒是一个道理。如果观一叶落而知秋,早着裘棉,那时穿上去就脱不下。随着寒冷的加剧,就会越穿越多,御寒的能力越来越差。

那些冬天下水游泳的人,为什么那么经冻呢?他们不就是从秋天开始天天锻炼挨冻,逐渐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的吗?所以,“秋冻”乃是含有积极意义的健身办法,是古今养生都十分强调的秋天养生方法。

所谓“秋冻”,通俗地说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这样,就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当然“秋冻”还要因人。

因天气变化而异。若是老人、小孩,由于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就不要再“秋冻”了,一定要多加衣服。

当然“秋冻”的含义不仅仅在穿衣保健方面,而应从广义上把它引申为秋天的一个养生原则,即在秋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秋天,由于天气多变,有寒热之异,温燥、凉燥之别,故衣服的增减要适时。古语云:“饮食以调,时慎脱著”;“避色如避难,冷暖随时换”,指的就是要随时注意根据气候加减衣服。

秋季有时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要保持体温恒定,就应多预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

二、是护肤保健。

每天秋季,随着天气的变冷,人的肌肤一下子适应不了这种变化,血液循环变慢,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细碎的皱纹,尤其是在眼睛周围。所以,秋季更要注意对皮肤的护理。

精神美容法:这是由于皮肤的美丑与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当人精神紧张、优愁、烦躁不安时,脸上就很容易出现面疤和褐斑。皮肤的变化之所以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荷尔蒙的分泌与自律神经的平衡可因心绪的变化直接反映在皮肤上。所以,想要美丽固然需要借助化妆品,但精神上的美容法也不容忽视。

中国有句俗语:“笑一笑,十年少”,这说明笑是一种最直接、最基本的美容法。当人心情愉快,喜笑颜开时,必然会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这是由于人在笑时,其表情肌的舒展运动,可以使笑者的面部肌肉及皮肤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因而加强了面部皮肤的弹性。

因此,国外现已有人将笑列入了体育美容之列。既然心情的好坏会影响人内分泌的平衡,因而是决定着皮肤美丽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当心情不佳时,应适时地进行心理上的放松和积极的自我暗示,将郁闷的心情转为开朗,在精神上达到美容之效果。

药物美容法: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外用和内服两类。按作用部位,可分为颜面肌肤美容剂,五官美容剂,毛发美容剂,形体美容剂,美化气味剂等。

按用药目的,可分为保健和治疗两大类。按剂型不同,可分为膏剂、粉剂、糊剂、液剂、乳剂、汤剂、丸剂等。按具体功用,可分为润肤悦颜,抗皱驻颜、增白莹面、嫩手护肤、明目益睑、扶睫生眉、荣唇艳口、健鼻护耳、洁齿牢牙等类型。按方剂来源,可分为宫廷秘方、仙士效方及民间验方等。

按摩美容法:历代养生家强调“面宜多擦”,《孙真人卫生歌》里说:“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大养生家陶弘景也说:“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泽”。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老大例》亦说:“摩掌令热以摩面,从上向下二十七过,去(皮旁加干)(面气枯焦黝黑)气、令人面有光,又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病皆除。”

三、是睡眠保健。

在睡眠方面,《黄帝内经》里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又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

睡眠时卧的方向上,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观点,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老老恒言》引《记玉藻》:“凡卧,春夏首向东,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在性生活方面,中医性医学认为,在秋冬之令,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这点对于中老年人特别重要。因为当人年过40以后,阴气将由旺盛而趋向逐步减弱。

故至老年,精力渐衰,是自然的趋势。然而如能善自珍摄,以养肾精,则延缓衰老过程,达到长寿,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老年人节欲,甚为必要。南宋时的包恢年已88岁,精神仍很强健,贾似道间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包恢答道:“老汉全靠吃了五十年独睡丸。”满座大笑。

相关标签: 秋季如何养生

相关阅读

  • 中医认为老年人拉肚子的病因
    中医认为老年人拉肚子的病因
    老年人腹泻在中医视角多因脾肾阳虚、饮食失节、外感湿邪、情志失调、久病体虚所致。1、脾肾阳虚:年老体衰易致脾肾阳气不足,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化,肾阳亏虚则五更泄泻。治疗需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丸加减,艾灸关 ...
    11-03
  • 胃不好怎么调理最有效方法
    胃不好怎么调理最有效方法
    胃不好可通过饮食调整、中药调理、穴位按摩、情绪管理和规律作息等方法综合改善。1、饮食调整:胃部不适多与饮食习惯相关,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选择易消化食材如小米粥、山药羹、南瓜泥。定时定量进食,每 ...
    11-03
  • 燕窝煮好了怎么保存
    燕窝煮好了怎么保存
    燕窝煮好后需密封冷藏保存,关键方法包括分装冷藏、避免污染、控制温度、短期食用、复热技巧。1、分装冷藏:煮好的燕窝冷却至室温后,按单次食用量分装至密封玻璃容器中,避免反复解冻。冷藏温度需保持在0-4℃,可保 ...
    11-03
  • 高血压吃什么食物降得快最好
    高血压吃什么食物降得快最好
    高血压患者可通过芹菜、山楂、黑木耳、海带、香蕉等食物辅助调节血压,这些食材具有平肝清热、活血化瘀、软化血管等功效。1、芹菜:芹菜富含芹菜素和钾元素,能扩张血管、促进钠盐排泄。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归肝经 ...
    11-03
  • 板栗补肾效果明显吗
    板栗补肾效果明显吗
    板栗具有一定补肾效果,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主要通过补益肾气、强健腰膝发挥作用。补肾效果与个体体质、食用方法、配伍药材等因素相关,常见搭配方式有板栗炖鸡、板栗粥、五香板栗等。1、肾气亏虚 ...
    11-03
  • 湿热体质吃什么药好
    湿热体质吃什么药好
    湿热体质调理可选用清热祛湿类中药,常见药物包括龙胆泻肝丸、茵陈蒿汤、二妙丸、四妙丸、藿香正气散。1、龙胆泻肝丸:针对肝胆湿热证,症见口苦咽干、头晕目赤。方中龙胆草、黄芩清肝胆实火,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 ...
    11-03
  • 中医治疗鸡眼的效果好吗
    中医治疗鸡眼的效果好吗
    中医治疗鸡眼效果显著,通过外治法、内调体质、药敷疗法、针灸刺激、日常护理五方面综合干预。1、外治法:鸡眼多因局部长期摩擦压迫导致角质增生,中医采用鸦胆子、乌梅等腐蚀性药材捣烂外敷,软化角质层后逐步剔除 ...
    11-03
  • 肠道有湿热怎么调理
    肠道有湿热怎么调理
    肠道湿热可通过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的中医方法调理,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节、外感湿邪、脾胃虚弱、情志失调、久病伤津。1、饮食调理:肠道湿热多因过食辛辣油腻或生冷食物导致。建议食用薏苡仁粥:取薏苡仁30克、赤小 ...
    11-03
  • 陈醋到底养肝还是伤肝
    陈醋到底养肝还是伤肝
    陈醋对肝脏的影响需辩证看待,适量食用可疏肝解郁、促进消化,过量则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关键因素包括食用量、体质差异、配伍食材、醋的酿造工艺以及肝功能基础状态。1、食用量:每日10-30毫升陈醋属于安全范围,所含 ...
    11-03
  • 女性补气血最好的食补方法(女性食补核心)
    女性补气血最好的食补方法(女性食补核心)
    食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气血方法,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调理身体。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补气血功效,了解这些食物的特点和食用方法,能让女性更好地通过饮食来补气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女性补气血的最佳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