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秋天进补 调理是养生的关键

发布者:诗人与我 时间:2009-9-13 07:39

怎样调理?入秋后,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暑湿渐至秋燥。燥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人与自然相应,顺时应收敛阳气,使精气内聚,濡养五脏。因此,秋季养生,饮食起居、精神情志、体育锻炼都离不开“养收”的原则。

凉茶绿豆汤秋后还能喝吗

秋天分初秋、中秋、秋末,这三个阶段喝凉茶有不同的讲究。初秋多雨而湿重,可服用一些清热化湿的茶,如薄荷、藿香、佩兰等,且需温服。人如果温燥的话,就宜服些清热养阴的凉茶,如百合、麦冬、秋梨、石斛等。

中秋天气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咽燥、鼻衄鼻干、皮肤燥痒等,这时可用一些白色的性寒或味酸甜的中药,如白菊花、银耳、莲子、芦根、白茅根、沙参等。深秋时,中医称“凉燥”,此时不宜多喝凉茶,尤其是胃口不好、全身怕冷、易腹泻的人不要喝凉茶。

当“秋老虎”还在发威时,清热解暑类食品别一下全撤除,此类饮食既能消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秋天多风燥,因此,适量喝些绿豆汤,或吃些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很有益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中医认为,秋天由肺主宰,应多食酸,少食辛。这是因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秋后要少吃葱、姜等辛味食物,寒凉饮食一定要减少或禁食。

【补养建议】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与鸡俱兴。特别是中老年人,应避免过长的睡眠,秋冬是脑血管病好发季节,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阶段,脑部血流速度减慢,容易造成脑血栓形成,适当早起可有效避免血栓的形成。

长时间吃西瓜损伤脾胃

夏日,西瓜吃多了,说法也多起来。有人因西瓜吃多后便秘认为上火,有人因西瓜吃多了腹泻认为败火。西瓜味甘性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有利尿功效,且营养丰富,是夏季消暑佳品,一般不会引起上火。那么,便秘、腹泻又是怎么回事?

把一块新鲜的萝卜放在很浓的盐水里,时间一长,萝卜就蔫了。为什么?因为盐水将萝卜中的水分析了出来,这就是盐水的高渗透性。糖和盐一样具有这种渗透性。西瓜含糖量较高,有人对糖的吸入功能较差,尤其是吃多后,体内便会形成这种高渗透情形,发生渗透性腹泻。至于便秘,西瓜利尿但不润肠,吃多了之后,体内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进入肠道的水分就相对少了,加上其他因素,有的人就会出现便秘。

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属生冷,秋后还多吃会伤脾助湿。应注意:体虚胃寒、大便稀溏、消化不良者多吃会出现肚胀、腹泻、食欲下降;肠胃功能不好、夜尿多和常遗精者也不宜多吃;肾功能不全者短时间内大量吃西瓜,使体内水分增多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使血容量急剧增多,对心脏不利;口腔溃疡者多属阴虚内热,西瓜的利尿作用会加重症状,导致溃疡加重。

【补养建议】饮食方面,早秋宜适当多食些辛温食品,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俗语。白露后,气候转至干燥,宜多吃些清润食品,如芝麻、核桃、蜂蜜及梨等。

贪凉受寒疾病也秋后“算账”

高温带来的烦躁、少食、失眠、懒动及贪凉受寒等,均可使人体健康受损,从而欠上“夏债”,这些毛病,到秋季会上门“算账”。

如关节痛、颈椎病。这是因为在炎夏里过分吹空调、电扇,或夜晚过分贪凉,而使关节、颈椎受损导致的秋后发病。秋后,许多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有的还伴有眩晕、恶心、上肢麻木、视物模糊等症,这些都因夏季过度贪凉受寒所致。局部热敷、保暖、按摩可缓解症状。此外,过敏性鼻炎、哮喘也与贪凉有关。

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即常说的“秋乏”。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中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并且脾主四肢肌肉。在夏天,脾胃因暑湿受困,运化不畅,到了秋季,虽早晚较凉,但中午温度依然不低,再加上近来雨水多,湿气很重,所以脾胃依然难以摆脱“困境”,这样一来,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四肢肌肉也就会觉得疲乏。

【补养建议】运动方面,建议秋后多做些量力而行的运动,如走步、跑步、登山、游泳等,这样可促进脾胃运化,增强食欲。不过,运动量别太过,否则适得其反,会更疲乏。饮食要适当多吃些山药、百合、莲子、薏米等,有助于克服疲倦;如果出现气短等症,多吃点大枣,可健脾胃。

相关阅读

  • 中医认为老年人拉肚子的病因
    中医认为老年人拉肚子的病因
    老年人腹泻在中医视角多因脾肾阳虚、饮食失节、外感湿邪、情志失调、久病体虚所致。1、脾肾阳虚:年老体衰易致脾肾阳气不足,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化,肾阳亏虚则五更泄泻。治疗需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丸加减,艾灸关 ...
    11-03
  • 胃不好怎么调理最有效方法
    胃不好怎么调理最有效方法
    胃不好可通过饮食调整、中药调理、穴位按摩、情绪管理和规律作息等方法综合改善。1、饮食调整:胃部不适多与饮食习惯相关,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选择易消化食材如小米粥、山药羹、南瓜泥。定时定量进食,每 ...
    11-03
  • 燕窝煮好了怎么保存
    燕窝煮好了怎么保存
    燕窝煮好后需密封冷藏保存,关键方法包括分装冷藏、避免污染、控制温度、短期食用、复热技巧。1、分装冷藏:煮好的燕窝冷却至室温后,按单次食用量分装至密封玻璃容器中,避免反复解冻。冷藏温度需保持在0-4℃,可保 ...
    11-03
  • 高血压吃什么食物降得快最好
    高血压吃什么食物降得快最好
    高血压患者可通过芹菜、山楂、黑木耳、海带、香蕉等食物辅助调节血压,这些食材具有平肝清热、活血化瘀、软化血管等功效。1、芹菜:芹菜富含芹菜素和钾元素,能扩张血管、促进钠盐排泄。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归肝经 ...
    11-03
  • 板栗补肾效果明显吗
    板栗补肾效果明显吗
    板栗具有一定补肾效果,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主要通过补益肾气、强健腰膝发挥作用。补肾效果与个体体质、食用方法、配伍药材等因素相关,常见搭配方式有板栗炖鸡、板栗粥、五香板栗等。1、肾气亏虚 ...
    11-03
  • 湿热体质吃什么药好
    湿热体质吃什么药好
    湿热体质调理可选用清热祛湿类中药,常见药物包括龙胆泻肝丸、茵陈蒿汤、二妙丸、四妙丸、藿香正气散。1、龙胆泻肝丸:针对肝胆湿热证,症见口苦咽干、头晕目赤。方中龙胆草、黄芩清肝胆实火,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 ...
    11-03
  • 中医治疗鸡眼的效果好吗
    中医治疗鸡眼的效果好吗
    中医治疗鸡眼效果显著,通过外治法、内调体质、药敷疗法、针灸刺激、日常护理五方面综合干预。1、外治法:鸡眼多因局部长期摩擦压迫导致角质增生,中医采用鸦胆子、乌梅等腐蚀性药材捣烂外敷,软化角质层后逐步剔除 ...
    11-03
  • 肠道有湿热怎么调理
    肠道有湿热怎么调理
    肠道湿热可通过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的中医方法调理,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节、外感湿邪、脾胃虚弱、情志失调、久病伤津。1、饮食调理:肠道湿热多因过食辛辣油腻或生冷食物导致。建议食用薏苡仁粥:取薏苡仁30克、赤小 ...
    11-03
  • 陈醋到底养肝还是伤肝
    陈醋到底养肝还是伤肝
    陈醋对肝脏的影响需辩证看待,适量食用可疏肝解郁、促进消化,过量则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关键因素包括食用量、体质差异、配伍食材、醋的酿造工艺以及肝功能基础状态。1、食用量:每日10-30毫升陈醋属于安全范围,所含 ...
    11-03
  • 女性补气血最好的食补方法(女性食补核心)
    女性补气血最好的食补方法(女性食补核心)
    食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气血方法,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调理身体。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补气血功效,了解这些食物的特点和食用方法,能让女性更好地通过饮食来补气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女性补气血的最佳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