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想要健身千万别入这6个误区

发布者:一颗扁豆 时间:2016-8-29 14:22

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感觉自己很缺乏运动,就会去健身房来做运动,只知道自己需要锻炼一下身体,却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运动,也不知道自己所做运动的强度和量有多大,更不知道如何防止运动损伤。这样,就势必会走进运动误区,结果把健身变成了践踏身体。小编提醒你,健身勿入以下6大误区。

想要健身千万别入这6个误区

误区1:花钱就能坚持

年轻人很容易心血来潮。兴趣来的时候,两三千元的健身卡几分钟就办了,该买的运动衣、运动鞋也迅速搞定。可是,刚开始或许能有几天兴头,过几天,兴致就淡了。这种情况,在各大健身会所都十分常见。

提醒:运动健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随便玩玩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好比减肥,至少一周要运动3次以上,每次最好1个小时。这是因为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原,大概半个小时以后才会消耗脂肪;其次,减肥不能光靠运动,还得配合适当的饮食。

误区2:年轻不怕多练

年轻人一上球场就迈开大步飞奔,不到中场休息不下场,要是长期坚持打球的人,倒也没多大问题,可有些人平时并不运动,却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也在球场上冲锋陷阵,即使出现胸闷气喘、腰酸腿痛、呼吸不畅的症状,也强忍着不适不肯休息。这看上去或许是勇者风范,可实际却是运动大忌,轻则可能伤筋动骨,重则可能突发心衰、猝死等意外。

提醒:在没有教练指导且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运动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使运动符合身体的承受能力。以跑步机跑步为例,开始以5~10分钟为限,运动速度为4~6km/h,相当于快走或慢跑,待锻炼2~3周以后,可提高到7km/h,运动15~20分钟,再过2~3周,可提高到8km/h,此时相当于快跑,运动时间可延长至20~30分钟。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慢慢增加,幅度不宜太大,亦不要加得太密太快。若运动后睡眠不好、第二天感觉疲劳,影响工作和生活,则说明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过大,下次运动要适当减量或减强度。即使是经常锻炼、身体素质好的人,如果一段时间不运动,重新运动时也应有从低到高、逐渐恢复的过程。

误区3:“模仿”型健身

在进入健身房后,面对很多的健身器材和锻炼的热火朝天的人群,觉得自己无所事事。如果请专业的教练那你的钱包就要流血,跟着别的学员学习,效果还不是一样-那你就上网看视频,省钱有方便。

提醒:运动经不得胡乱模仿和参照。不同的人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是没有可比性的,你不知道别人练习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人家的身体素质怎么样,对运动设备、器械的熟悉程度如何。

作为一只运动“菜鸟”,如果盲目地有样学样,随时都可能受伤。有专业教授在旁指导,他会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帮你选择合适的动作练习,并随时纠正错误的动作,避免出现损伤。

误区4:健身如“游戏”

在健身房里,很多寻求一时快乐的年轻人,他们一会儿上跑步机跑步,一会儿举杠铃,一会儿踩动感单车,虽然对这些项目和器械都不熟悉,但都尽量玩得像模像样。

提醒:不以追求健身为目的,仅把运动当成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未尝不可。但在没有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也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就算是玩,也应该选择低强度、安全的运动,如慢跑、自由单车等。别随便学大力士举杠铃,脆弱的手腕在高负重的压力下简直不堪一击。对瑜伽也要慎重,身体柔韧性不够的人硬要扭得像麻花一样,颈椎、腰椎都会受不了。

误区5:好强爱跟人比

爱强,是一些人的天生个性,感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缺往往的去勉强自己做,这样的话运动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在,所以要健身,那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

提醒:运动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维护身体健康。如果一味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甚至意外事件。在运动中一定要量力而为,切忌争强好胜,导致健身不成反伤身。

误区6:随时随地做运动

大部分人对运动时间的选择都不太在意。有的人喜欢早上空气清新,有的人喜欢晚上一片宁静。有运动习惯的人,就算在灰霾天气、大马路边也照样锻炼。就持之以恒而言,不可谓不好,但是否科学,却值得商榷。

提醒:太早或太晚运动都不合适。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较多,呼吸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深夜运动则使人过于兴奋,影响睡眠。

可以根据年龄段区分运动时间:年轻人适应力强,宜在早上或下午运动;中年人下班后6~8点是较好的放松时间;老年人身体最弱,要在气温最高的时候(即下午2~5点)运动。

健身的好处

1、提升基础代谢

你在健身时所做的各种运动能使身体高效地利用全身肌肉,肌肉的存在是帮助身体消耗脂肪的,有了肌肉你的基础代谢也比别人高。形象点说,等于是你和一个从不健身的人在静坐情况下,你身体要消耗更多能量。健身对女性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这点:提升基础代谢水平,帮我们养成易瘦体形。

2、增加肺活量

长期健身能使肺的容量平均从5.8升上升到6.2升,这样,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也会大大增加。经常进行健身锻炼的人,能加强膈肌上下活动的幅度,加大吸气状态下的胸膜腔负压,而有助于改善心肺循环,并可使肺泡有效通气量增加,气体交换良好。

3、提高人体免疫力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运动健身能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和补体的生理效应,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素质,延长寿命。

就跑步健身来讲,可以促进白细胞等的生成,能够消除我们体内的病毒和细菌。通过运动健身,还可以促使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强有力的生理性抗病毒物质,具有抗肿瘤、控制感染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4、调节人体血压

运动健身对血压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明显改善全血及血浆的黏度,改变自主神经兴奋性,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起到疏通血脉的作用。同时,通过运动,心脏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而心脏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轻,心律明显减慢,从而使心脏负担减轻,心脏耗氧量大大减低,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增进你的正面情绪

经常进行健身运动的人,可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即越练身体越好,身体越好越爱练。于是情绪高涨,精神欢愉,从而对大脑皮质产生良性刺激和调节作用。经过多年的实验表明,运动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相对下降,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相关标签: 健身 好处

相关阅读

  • 跑步游泳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
    跑步游泳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
    跑步和游泳属于有氧运动,能够提升心肺功能和耐力。有氧运动是指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主要依靠氧气分解糖类和脂肪提供能量。1.有氧运动的特点在于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20分钟,强度适中,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 ...
    03-27
  • 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区别界限
    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区别界限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主要在于能量供应方式和运动强度,前者依赖氧气代谢,后者依赖无氧酵解。有氧运动适合提升心肺功能,无氧运动则更注重肌肉力量增强。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持续时间较长,强 ...
    03-27
  •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项目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项目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是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各有其独特的项目和效果。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这些运动能够提升心肺功能,燃烧脂肪。无氧运动则包括举重、短跑和跳高,这些运动主要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
    03-27
  • 游泳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极限运动的区别
    游泳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极限运动的区别
    游泳根据运动强度和能量供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极限运动,区分关键在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能量代谢方式。有氧游泳以中等强度、长时间为主,无氧游泳强调高强度、短时间,极限游泳则是对身体 ...
    03-27
  • 治早迣简单快速的运动方法
    治早迣简单快速的运动方法
    治疗早泄可以通过简单的运动方法改善,包括凯格尔运动、深蹲和瑜伽,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和控制力。早泄的原因可能与心理压力、神经敏感或盆底肌功能失调有关,通过运动调节可以逐步改善。1.凯格尔运动是一种 ...
    03-27
  • 有氧运动有哪些无氧运动有哪些区别
    有氧运动有哪些无氧运动有哪些区别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在于能量供应方式和运动强度,有氧运动主要依赖氧气进行能量代谢,适合长时间中低强度活动,无氧运动则依靠无氧酵解提供能量,适合短时间高强度活动。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无 ...
    03-27
  • 有氧和无氧运动的区别通俗易懂
    有氧和无氧运动的区别通俗易懂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能量供应方式和运动强度,前者以氧气参与为主,适合长时间低强度锻炼,后者则依赖无氧代谢,适合短时间高强度训练。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能提升心肺功能;无氧运动如 ...
    03-27
  • 跳绳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能减肥吗?
    跳绳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能减肥吗?
    跳绳属于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兼具无氧和有氧的特点,是有效的减脂方式。跳绳时,短时间高强度跳跃属于无氧运动,而持续跳跃时身体消耗大量氧气,又属于有氧运动。这种双重特性使其燃脂效率更高,配合合理饮食,能有效 ...
    03-27
  • 有氧运动有哪些项目和动作
    有氧运动有哪些项目和动作
    有氧运动是一种提高心肺功能和促进脂肪燃烧的运动方式,常见项目包括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跑步可以增强心肺耐力,游泳能锻炼全身肌肉,骑自行车有助于下肢力量和耐力提升。这些运动都能有效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 ...
    03-27
  • 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区别和效果
    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区别和效果
    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能量供应方式和效果,无氧运动以短时间高强度为主,有氧运动则以长时间中低强度为主,两者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体脂率的影响不同。无氧运动主要依赖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供能,适合 ...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