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购玻璃茶具首次使用需彻底清洁去除残留,方法包括白醋浸泡、小苏打擦洗、沸水消毒、食盐摩擦、自然晾干。
工业残留的碱性物质可能附着茶具表面,将200ml白醋与温水按1:3混合浸泡30分钟,醋酸能中和碱性成分。浸泡后用软布擦拭内壁,重点清洁壶嘴等死角,最后用清水冲洗3遍避免酸味残留。此方法对茶垢预防也有显著效果。
食品级小苏打具有温和研磨性,取5g小苏打粉与10ml水调成糊状,用海绵蘸取后环形擦拭茶具内外壁。针对出厂时的矿物水渍,可配合旧牙刷清洁螺纹接口处,处理完毕后需用60℃以上热水冲洗以溶解残留碱粉。
将茶具完全浸没于沸腾的纯净水中保持5分钟,高温能杀灭运输储存中可能沾染的微生物。注意需待茶具常温后再放入沸水,防止温差过大导致爆裂。消毒后倒置沥干水分,避免用毛巾擦拭产生二次污染。
粗盐颗粒可物理去除玻璃表面细微毛刺,取20g食盐均匀撒在湿润的茶具内壁,戴橡胶手套进行圆周摩擦2分钟。此方法特别适用于去除模具脱模时的硅油残留,清洁后需用冷水反复冲洗至无咸味。
所有清洁步骤完成后,将茶具倒置于通风晾架12小时以上。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局部受热变形,建议使用竹制托盘增加空气流通。干燥过程中不要叠放器具,防止接触面滋生霉菌。
初次使用后的日常保养需注意:冲泡前用温水预热防止炸裂,绿茶水温控制在80℃以下避免玻璃发雾;每周用柠檬酸清除茶碱沉积,存放时保持器具干燥;选择专用茶巾单独擦拭,不与厨房清洁工具混用;长期未用重新启用时,需重复首次清洁流程。搭配竹制茶盘使用可减少磕碰风险,冲泡深色茶类后及时清洗防止色素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