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亩产量受品种、种植技术、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影响,通常范围在80-150公斤。
白芝麻品种单产可达120-150公斤/亩,黑芝麻品种产量略低约80-120公斤。杂交品种如中芝12号通过抗倒伏特性可提升15%产量,传统地方品种需配合密植技术弥补产量差距。
机械化条播保持行距40cm、株距15cm时,出苗率提升至90%以上。滴灌技术使水肥利用率提高30%,对比漫灌方式每亩增产25-40公斤。花期人工辅助授粉能增加结荚率12%-18%。
生育期需≥10℃有效积温2000℃以上,连续阴雨导致烂荚可使减产50%。黄淮产区5月播种避开春旱,长江流域需注意7月排涝。新疆产区因昼夜温差大,千粒重比内地高10%-15%。
pH值6.5-7.5的砂壤土最佳,重黏土需每亩掺入3吨河沙改良。基肥施用腐熟羊粪2吨/亩配合过磷酸钙40公斤,盛花期追施钾肥可预防早衰。忌连作地块需间隔3年轮作。
现蕾期喷施0.2%硼砂溶液防花而不实,蚜虫爆发时用吡虫啉每10天防治1次。收获适期为下部蒴果开裂70%时,推迟收获会导致田间落粒损失20%以上。
芝麻种植后建议间作绿豆提高土地利用率,收获前20天控水提升含油率。加工环节采用低温压榨保留维生素E,储存时含水量需控制在7%以下。日常食用每天15-20克可满足亚油酸需求,烘焙温度不超过180℃避免营养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