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四季养生

秋季做什么运动养生好 适合秋季的养生运动有哪些

发布者:雨终云散 时间:2023-10-14 06:57

秋季的时候天气比较凉爽,适合做一些运动,户外可以进行很多的运动,秋季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养生的运动,适合很多人群,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那么秋季做什么运动养生好?适合秋季的养生运动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

1、秋季养生运动

1、登高

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不测。

2、游泳

初秋时节适当的冷水泳既能达到满意的健身效果,也能为日后冬泳打下良好的基础。初秋的冷水泳能对神经系统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加快心跳速度、促进血流量,进而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秋季游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可以抵御季节交替时感冒的发生。

秋季游多久才合适?最好控制在45-60分钟内,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下水前,可适当涂些松节油或者凡士林来保护关节。游泳减肥的最佳速度应该在每分钟35米以上,运动员一般采取分节游泳法,休息时间短。游3分钟休息1分,再游3分钟休息1分钟,进行两组这样的运动后仍不觉疲乏,就可以接着再游5分钟休息2分钟,保持一个循环运动,适当地增加连续游泳的时间和休息时间。

3、慢跑

慢跑对于秋季养生好处多多。慢跑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能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可以增加能量消耗,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并可使体内的毒素等多余物质随汗水及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有助于减肥健美。

正确跑步姿势让锻炼价值事半功倍。跑步姿势有三个关键点:重心落在支撑侧脚掌、脚后跟轻微离开地面、膝关节保持弯曲。在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缓慢而有节奏,步伐要轻快,双臂自然摆动。时间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

4、散步

散步可以说是一项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的锻炼,最好是在公园等空气清新、植物茂盛的地方,这样可以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

散步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两圈;原先用15分钟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钟走完。反之亦然。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必须调整。

5、自行车

自行车运动不只可以减肥,还使身段更为匀称迷人。经验表明自行车运动就能产生这种荷尔蒙,它会令人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据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它不仅仅是一项减肥运动,更是心灵愉悦的放逐。

骑车时上体稍前倾,头不要过多前探,腰部稍弯曲,两肩放松,两臂伸直,不驼背,不塌腰,蹬车时,腿要直。初学骑车者,可选择较为平坦的路面;熟练后,可选择有一定坡度的道路,以增强热量的消耗,更好地达到减肥的目的。

6、羽毛球

秋季天气温度适宜,不冷不热,是非常适合羽毛球运动的季节。相比室外运动,这种室内运动让人感觉舒适,它的运动效果也不错。据有关数据显示,一场正规的羽毛球比赛,运动强度要比一场足球赛还要大。运动前准备活动至关重要,以免受伤。

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

2、健康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注意补水

相比炎热的夏季,秋季凉快,运动出汗量减少。但是秋天干燥,皮肤失水变多,加上运动本身排汗,秋季运动补水可不能少。运动前2个小时先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运动过程中也要适量补水,防止脱水现象。运动后不宜马上喝水,一般过了5~15分钟才喝水,喝水时候不要一下喝太多,要慢慢喝。

2.做好充分热身运动

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这就增加了秋季运动受伤的风险。因此,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让肌肉进入运动状态后开始运动。

3.运动不宜太过剧烈

由于秋季的人的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并且柔韧性减弱,建议在秋季时候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和一些强度高的力量训练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建议在秋季以耐力性的有氧运动为主,进行力量训练的频率不要太高,强度最好为中等或偏低点的强度。

4.保证充足睡眠

俗话说“春困秋乏”,进入秋季气候宜人,日照时间变短,利用这一好时机尽可能保证睡眠充足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增加“瘦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力,让减肥更有效果。

5.多做户外运动

秋季天气凉快,空气也好,相比室内运动,做户外运动更有乐趣。比如爬山、骑自行车、跑步等。这些户外有氧运动不仅能够帮助您减少脂肪,还能放松心情,提高工作的效率。

6.晨运不宜空腹

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而早上醒来,人体储存的能量不多,并不能满足运动的热量消耗。如果不及时进食,空腹运动,运动时间长的话,会造成肝糖原贮备不足,血糖大量消耗,导致低血糖,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眼黑等症状。

7.运动后要控制饮食

运动消耗能量会使得人在运动过后感觉饥饿,这时如果没能克制住而大量进食,就会白费了所有的努力。但如果实在想吃东西,可以吃一些水果或蔬菜。

相关标签: 运动 养生

相关阅读

  • 霜降节气多吃哪些食物可以养生
    霜降节气多吃哪些食物可以养生
    霜降节气可以适量吃山药、白萝卜、柿子、莲藕、羊肉等食物养生,也可遵医嘱使用阿胶补血口服液、六味地黄丸、黄芪精口服液、生脉饮、归脾丸等药物调理。建议根据体质选择合适食材,避免过量食用。一、食物1、山药山 ...
    11-03
  • 白露季节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白露季节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白露季节养生需注意防寒保暖、润燥养肺、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调节作息等方面。白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增大,空气干燥,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胃肠不适,需根据季节特点进行针对性调理。1、防寒保暖白露后早 ...
    11-03
  • 处暑过后养生保健需要闯过哪几关
    处暑过后养生保健需要闯过哪几关
    处暑过后养生保健需重点关注防燥润肺、健脾祛湿、早睡早起、适度运动、调节情绪五方面。此时气候由湿热转为干燥,昼夜温差增大,人体易出现秋燥伤肺、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一、防燥润肺处暑后空气湿度下降,易引发口 ...
    11-03
  • 白露节气养生需要注意哪些
    白露节气养生需要注意哪些
    白露节气养生需注意防寒保暖、饮食调养、适度运动、调节情志、预防秋燥等方面。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人体容易受到寒邪侵袭,需根据节气特点调整生活方式。1、防寒保暖白露时节早晚 ...
    11-03
  • 处暑时节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处暑时节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处暑时节养生需注意防燥润肺、健脾祛湿、调整作息、适度运动和饮食调理。处暑是夏秋交替的节气,气温逐渐下降但余热未消,人体易受燥邪和湿邪侵袭,需通过综合调理适应季节变化。1、防燥润肺处暑后空气湿度降低,易 ...
    11-03
  • 小暑节气养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
    小暑节气养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
    小暑节气养生应从饮食调理、起居调摄、运动保健、情志调节、防暑降温等方面入手。小暑时节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需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预防暑湿邪气侵袭。1、饮食调理小暑时节宜选择清热解 ...
    11-03
  • 食醋泡脚会有哪些好处
    食醋泡脚会有哪些好处
    食醋泡脚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足部皮肤状态、抑制真菌感染、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足部异味。食醋中的醋酸和多种有机酸成分可能对足部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但需注意浓度控制和过敏风险。食醋泡脚时醋酸成分能软化角质层, ...
    11-03
  • 风湿病不同季节的预防食谱有哪些
    风湿病不同季节的预防食谱有哪些
    风湿病患者在不同季节可通过调整饮食辅助缓解症状,春季宜食用荠菜、香椿、黑木耳等食物,夏季推荐冬瓜、薏米、绿豆,秋季适合山药、百合、银耳,冬季可选择羊肉、生姜、核桃。需结合体质遵医嘱调整膳食结构。一、春 ...
    11-03
  • 日常生活中多喝茶会带来哪些好处
    日常生活中多喝茶会带来哪些好处
    日常生活中适量喝茶有助于提神醒脑、促进消化、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辅助控制体重。茶叶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咖啡因、茶氨酸等。1、提神醒脑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帮助缓解疲劳并增强 ...
    11-03
  • 小暑节气食疗养生可以选择哪些食物
    小暑节气食疗养生可以选择哪些食物
    小暑节气食疗养生可以选择绿豆、莲子、苦瓜、鸭肉、薏米等食物。小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易出现暑热湿重的情况,这些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暑、健脾祛湿。一、绿豆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小暑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