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高一后厌学,这可急坏了家长。但要知道,少些说教才是沟通的关键。要想有效开导孩子,需要站在孩子角度思考,了解厌学根源,通过平等交流、合理引导等,帮孩子摆脱厌学困境,重回积极学习轨道。
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发现高一孩子厌学,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找一个孩子放松的时间,比如饭后散步时,让孩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内心的烦恼。可能孩子是因为学习难度突然增大,像高中的数学、物理等科目,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初中,导致跟不上进度而产生厌学情绪。也有可能是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融洽,比如被孤立、遭遇校园霸凌等。只有让孩子把心里的苦水倒出来,家长才能准确把握问题所在。
表达感同身受:在孩子倾诉时,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回应,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可以说“我能明白你现在的压力,高中课程增多、难度加大,换做谁都会觉得有些吃力”。这种感同身受的表达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不是站在对立面指责他,而是和他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配合家长解决问题。

分析学习困难:和孩子一起分析学习上遇到的具体困难。以高中的化学为例,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抽象难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学习方法是否得当。比如是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没有理解其内在逻辑。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等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理解。同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学习时间,避免偏科。
提供学习支持:如果孩子在某些科目上确实存在较大困难,家长可以考虑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比如为孩子报名课外辅导班,找专业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也可以鼓励孩子和成绩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学习资料,如辅导书、在线学习课程等,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
避免居高临下: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放下长辈的架子,避免居高临下地说教。不要一开口就是“你必须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就没前途”等话语,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而是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把孩子当成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例如,在讨论学习计划时,可以说“我们一起商量一下,看看怎样安排学习时间比较合理,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鼓励孩子表达:家长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沟通氛围,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孩子提出不同意见时,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孩子说“我觉得这种学习方法不适合我”,家长可以回应“你能有自己的思考很好,那你觉得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你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从而更愿意参与到沟通中来。
帮助规划未来:和孩子一起探讨未来的职业规划,让孩子明白学习与未来的联系。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比如孩子喜欢绘画,那么可以和他一起了解与绘画相关的职业,如平面设计师、插画师等。然后分析从事这些职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让孩子明白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未来打基础。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设定短期目标:除了长远的职业规划,还要帮助孩子设定短期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比如在下次考试中,数学成绩提高10分。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让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当孩子达到一个小目标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如带孩子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美食等,让孩子感受到努力带来的回报,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当高一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要摒弃说教式沟通,采用更有效的方法。理解孩子的感受是基础,通过倾听和表达感同身受,让孩子愿意倾诉内心的烦恼。关注学习压力,分析学习困难并提供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建立平等沟通,避免居高临下,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引导树立目标,帮助孩子规划未来并设定短期目标,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摆脱厌学情绪,重新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去。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