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是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厌学症可能会打乱孩子的学习节奏。家长需敏锐察觉孩子的变化,接下来将介绍厌学症的10个表现,一旦发现2个以上,就要提高警惕,积极采取措施。
抵触情绪强烈:当提及学习相关的话题,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可能会不耐烦地打断家长的话,或者直接回避讨论学习。比如家长询问作业情况,孩子会立刻变脸,甚至发脾气。
情绪低落:孩子在学习期间常常情绪低落,没有活力。可能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一到学校或者面对学习任务就变得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事物也提不起兴趣。

焦虑不安:临近考试或者有学习任务时,孩子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可能会坐立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等,担心自己考不好或者完不成任务。
逃避学习:孩子会找各种借口逃避上学,比如假装生病、肚子痛等。即使到了学校,也可能会逃课、躲在厕所等地方。
拖延作业:写作业时磨磨蹭蹭,原本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可能要拖到三四个小时。而且在写作业过程中,会频繁分心,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容易走神,东张西望,经常被周围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在家学习时,也很难专注于书本,容易被电视、手机等干扰。
对学习不重视:孩子对学习成绩毫不在意,即使考得很差也无所谓。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也满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
讨厌老师或同学:可能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的教学方式,而讨厌上这门课,甚至讨厌去学校。也可能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导致不想去学校。
成绩大幅下降:原本成绩不错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成绩突然大幅下滑,而且没有明显的原因。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孩子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总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新知识也不愿意去探索和学习。
厌学症的表现涵盖了情绪、行为、态度和成绩等多个方面。情绪上的抵触、低落和焦虑,行为上的逃避、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态度上的不重视和对他人的讨厌,以及成绩上的下降和动力不足,这些表现都可能是孩子患上厌学症的信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孩子的状态,一旦发现孩子出现2个以上上述表现,就要高度重视起来。因为厌学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可以与孩子耐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可以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