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厌学不去学校的状况,家长往往不知所措。别担心,3步引导可让孩子自愿回到校园。先探寻孩子内心想法找出厌学原因,接着用合适方式进行心理引导,最后为孩子打造利于学习的环境,让孩子主动拥抱学习生活。
耐心沟通:家长要抽出专门的时间和孩子静下心来好好聊一聊。在沟通时,要保持温和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真心关心他,而不是来指责他的。比如,选择一个温馨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先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然后慢慢引导孩子说出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是和同学相处不融洽,还是学习上有困难等。
与老师交流:及时和孩子的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作为孩子在学校的主要教育者,对孩子的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询问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与同学的关系、是否参与学校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例如,老师可能会反映孩子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和某个同学发生了矛盾,这些信息都有助于家长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

观察孩子日常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比如,孩子是否突然对电子产品过度依赖,是否经常情绪低落,是否对以前喜欢的活动也失去了兴趣等。这些行为可能暗示着孩子内心的困扰。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偷偷玩手机到很晚,可能是通过网络来逃避现实中的压力,这就需要家长进一步了解情况。
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表达出厌学情绪时,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比如,孩子说“我不想去学校,上学好累”,家长可以回应“妈妈/爸爸知道你很辛苦,学习有时候就是会让人感到疲惫,这是很正常的”。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认可,而不是被批评。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或者身边的例子,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名人通过努力学习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学习的经历和收获。比如,告诉孩子“学习就像盖房子,每一个知识都是一块砖,只有不断积累,才能盖出坚固的房子,以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可实现。比如,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让孩子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如果孩子数学成绩不太好,可以先设定一个在下次考试中提高5分的小目标,当孩子达到这个目标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打造一个专门的学习空间,保持安静、整洁。房间的布置要简洁,避免过多的干扰因素。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张舒适的书桌和椅子,摆放好学习用品。在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尽量减少家里的噪音,比如关掉电视、调低音响音量等。
家长以身作则:家长自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也在一旁看书、学习,而不是玩手机或者看电视。孩子看到家长认真学习的样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更加专注于学习。
鼓励孩子参加学习活动: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学习活动,如课外辅导班、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活动中孩子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加学习的动力。例如,如果孩子对绘画感兴趣,可以让他参加绘画兴趣班,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孩子厌学不去学校是一个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但通过以上3步引导,即了解孩子厌学根源、给予正确心理疏导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重新燃起对学习的热情,自愿回到学校。了解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找到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心理疏导是关键,让孩子从内心改变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则是保障,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家长要耐心地陪伴孩子,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相信孩子一定能够克服厌学情绪,重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生活中。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