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 交往技巧

怎么和自己不同性格的人交流

发布者:继续同行 时间:2014-9-18 13:34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现象:因为性情不同而导致“不合群”。“急性”人与“疲沓”人难凑在一起,“快人快语”者和“老成持重”者凑不到一起,“文质彬彬”的人同“龙骤虎步”的人难聚首一处。这对生活、工作和交际都很不利。那么,怎样才能跟不同性情的人“合群”呢?

1.树立平等观念

所谓“合群”,就是与他人通过心理上的相容而保持平等的交往和相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合得来”。因此,要想跟人“合群”,首先要能够平等待人,不要有等级观念。倘若你觉得他们粗俗、缺乏修养、文化层次低,看不起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不与他们接触,这便是不平等的心理在作怪。那样只会导致相互间的隔阂和对立。事实上,一个看不起别人的人,也一定会被人看不起,甚至遭人唾弃。所以,当你不喜欢他人的生活方式或习惯时,最好是尊重他们并平等栩持,切不要鄙视他们,不要认为与比自己身份低的沐交往有失体面。其实,“布衣之交”最贴心、最牢靠,也对自己最有益处。

2.学会对对方感兴趣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夫·阿德勒曾经说过:“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事实正是如此,一个你不感兴趣的人,你是不会跟他“合群”的。因为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感情疏远,感情一旦琉远就会产生隔阂,有了隔阂便会格格不人,这样就会使你越来越受到孤立,你就会失掉别人对你的关心和帮助,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孤家寡人。因此,要摆脱孤独,与人“合群”,就要学会真诚地对人感兴趣,要从一些生活小节上表现出对别人的极大热情和关注。譬如,要留心观察对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看有无需要帮助的地方;要记住对方的生日,到时去道一声“祝您生日快乐”;对方工作取得了成绩或得到了提拔,别忘了道一声“祝贺”;对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有天灾人祸,要去表示一下安慰,等等。这样在频频的接触中,就会增进了解,增强相容性,对方也会觉得你时刻把他放在心上而对你产生感激心理,并主动与你接触。

3.待人宽容

《孔子家语》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也就是说: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常常不会有鱼虾来繁殖;人太苛察了,求全责备,就无人与之交往。往往一个心地纯真、修养颇高的人却容易有缺乏容人雅量的不足。因为他对自己要求严,便由己及人,对别人的短处和缺点就难以容忍,所以,在别人看来,就显得难以容人。倘若过于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他就难于跟人“合群”,事业也会随之遭受挫折。

4.善于尊重和理解对方

“理解能博万人心。”在人际交往中,理解是交际的基础,只有相互间的充分理解,才能彼此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当然,理解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缺乏尊重就谈不上理解,甚至产生曲解。

尊重别人,首先,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能直言规过者,可谓净友。能当面提意见是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表现,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放言无忌。所以,在交往中要善于听取对方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道越打越厚。其次,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自幼养成的,是受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潜移默化的结果。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难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对社会和他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它只是由各自不同的性情决定的。一般来讲,什么样的性情,就会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所以,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就等于尊重别人的人格。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同曾经侮辱过自己人格的人“打得火热”。

5.设法使自己与对方产生“共鸣”

人与人之间在性情和志趣上不仅存在着差异,而且也有相同之处。相同则相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能将人拧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和志向能使人走到一块儿。所以,人与人“合群”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双方是否能在相同之处产生“共鸣”。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尽量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使彼此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以减弱影响交际的不利因素,把相互间相左的性格特点放在交际的次要位置,求大同存小异。譬如,交际的双方都有文学爱好,喜欢写文章,但双方却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这种情况,就要选择前者作为交际的出发点,以共同的爱好来产生“共鸣”,这是双方合得来的基础。若丢弃了共同的爱好而在不同的个性上去互相指责或计较,就会使本该合得来的双方变得“合不夹”。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与自己的共同点。而不应该去计较与自己不同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跟人“合群”。

当然,“合群”也要讲做人的原则,如果是“同流合污”,最好还是不“合群”的好,那样只能是“貌合神离”。

如何与不同性情的人“合群”?首先就是要调整自己的一些想法,既要树立平等观念,这样你才能有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再就是一些行为上的改变,掌握了上面所述的一些方法,你大概就能与不同性情的人“合群”了。

相关标签: 性格

相关阅读

  • 社恐是胆小还是脑子有问题?社恐真相大揭秘
    社恐是胆小还是脑子有问题?社恐真相大揭秘
    社交,本应是人们建立联系、分享生活的美好方式,然而,对于社恐人群来说,却如同一场难以应对的挑战。他们在社交情境中常常感到极度的不适、焦虑,甚至恐惧。大众对于社恐的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性格胆小所致, ...
    04-16
  • 社恐有什么表现症状?一文带你了解
    社恐有什么表现症状?一文带你了解
    在熙攘的社交世界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存在社恐人群。他们不是不渴望交流,也不是不向往融入,只是内心的恐惧如同一堵高墙,阻挡着他们自如地参与社交。社恐的表现症状复杂且细微,有些不易察觉,有些却严重干扰着他 ...
    04-16
  • 社恐到底在害怕什么
    社恐到底在害怕什么
    社交,本应是人们交流情感、拓展视野的美好方式,然而对于社恐人士来说,却可能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负担。他们并非不渴望与人亲近,也并非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是在社交场合中,总有一些东西让他们心生畏惧。那么, ...
    04-16
  • 社恐不会交际不会说话怎么办
    社恐不会交际不会说话怎么办
    社交就像一场精彩的舞台剧,每个人都渴望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但对于社恐者来说,这个舞台却充满了未知的恐惧。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常常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聚光灯下,每一个举动都被无限放大审视,从而不敢轻易开 ...
    04-16
  • 社恐的人一般智商都高吗
    社恐的人一般智商都高吗
    社交中的羞涩与回避,让社恐成为了不少人身上的独特印记。而在坊间,社恐的人一般智商都高的言论甚嚣尘上。这不禁让人疑惑,社交方面的内敛与智力水平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是确有其事,还是仅仅是一种毫无根据 ...
    04-16
  • 社恐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社恐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你是否在人群中总是默默低头,渴望不被注意?你是否在需要社交发言时紧张得心跳加速、大脑空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或许你有着社恐的困扰。社恐,这个在现代社会愈发常见的现象,正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面对它, ...
    04-16
  • 社恐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社恐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但现实中,有些孩子却表现出明显的社交恐惧。他们可能在面对陌生人时躲在家长身后,在班级活动中总是默默坐在角落。面对这样社恐的孩子,家长们 ...
    04-16
  • 如何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如何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技能。良好的社交能力不仅能帮助你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还能提高你的自信心,增强沟通效果。以下是一些锻炼社交能力的方法,供你参考。如何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1. ...
    02-20
  • 怎么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怎么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还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厚的友谊,改善工作氛围,甚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下是一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02-20
  • 和人交往时总是紧张压抑怎么办
    和人交往时总是紧张压抑怎么办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些人可能在与他人交往时感到紧张和压抑,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你缓解与人交往时的紧张 ...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