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等不适症状时,会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盆腔炎。此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是关键。不同的检查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判断标准也有所差异。同时,检查前做好充分准备,能让检查结果更加准确。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来检查患者的阴道、宫颈、子宫和附件。检查时,医生会用手指触摸子宫和附件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有无压痛等情况。如果子宫有压痛、附件区增厚或有包块,且伴有压痛,那么就可能患有盆腔炎。这种检查是最基本的,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感染。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也常与炎症相关。此外,还会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查看是否有病原菌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它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的器官形态、结构,查看是否有盆腔积液、输卵管积水、附件区包块等情况。如果发现有盆腔积液或附件区异常包块,结合患者的症状,有助于盆腔炎的诊断。
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但它能直接观察盆腔内的情况,如输卵管、卵巢、子宫的外观,是否有粘连、脓肿等病变。同时,还可以在腹腔镜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不过,腹腔镜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在5000-10000元左右,且有一定的风险,通常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采用。
妇科检查判断标准:妇科检查中,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如果在检查时,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且医生能摸到附件区增厚或有包块,那么盆腔炎的可能性较大。但这些表现也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判断标准: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成人白细胞计数为(4-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高于正常参考值,都提示可能存在炎症。阴道分泌物检查中,如果发现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菌,对诊断盆腔炎有重要意义。
超声检查判断标准: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内有液性暗区,提示可能有盆腔积液。如果附件区出现腊肠样或不规则的包块,且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结合患者的症状,如腹痛、发热等,可考虑盆腔炎的诊断。
腹腔镜检查判断标准:腹腔镜下可以直接看到输卵管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盆腔内有粘连、脓肿等病变,这些都是盆腔炎的典型表现。病理检查结果也能为诊断提供最终的依据。
时间选择:尽量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3-7天进行检查,这个时期子宫内膜较薄,检查时不易引起出血,而且盆腔内的情况也比较清晰,有利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避免性生活:在检查前2-3天应避免性生活,因为性生活可能会改变阴道内的环境,影响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同时也可能导致细菌带入,干扰检查的准确性。
不要阴道冲洗和用药:检查前不要进行阴道冲洗和使用阴道药物,以免将阴道内的病原菌冲洗掉或掩盖病情,影响检查结果。
告知医生病史:检查前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包括既往的妇科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和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盆腔炎的检查方法有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和腹腔镜检查等,每种检查都有其对应的判断标准。在进行检查前,要注意时间选择、避免性生活、不要阴道冲洗和用药以及如实告知医生病史。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妇产科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