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婴儿选择正餐食品需根据月龄和发育阶段逐步引入营养均衡的食材,主要有强化铁米粉、根茎类蔬菜泥、低敏水果泥、优质蛋白肉泥、全谷物糊等。建议从单一食材开始尝试,观察无过敏反应后再混合搭配。
6月龄婴儿首推强化铁米粉作为第一口辅食。母乳中铁含量在6个月后无法满足需求,强化铁米粉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选择无糖无盐配方,初次添加时调至稀糊状,适应后逐渐增稠。可与母乳或配方奶混合喂养,每日1-2次,每次1-2勺起始。
适应米粉后优先添加胡萝卜泥、南瓜泥等根茎类蔬菜。这类食材纤维细腻且富含β-胡萝卜素,蒸煮后易消化。需彻底去皮去籽,蒸至软烂后研磨过筛,避免块状残留。首次尝试单一品种连续3天,确认无腹泻、皮疹后再引入新食材。
苹果泥、香蕉泥等低敏水果适合7-8月龄婴儿。苹果需蒸熟去核打泥,香蕉选择熟透品种直接压泥。水果含天然果糖,每日摄入量不超过正餐总量的三分之一。避免柑橘类、芒果等易致敏水果,果泥应现做现吃,不宜存放超过2小时。
8月龄后可添加鸡肉泥、三文鱼泥等动物蛋白。选择新鲜瘦肉剔除筋膜,蒸熟后加水打至细腻。鱼类需去刺并检查是否残留骨刺,初次添加以5克为限。红肉每周2-3次补充血红素铁,白肉与鱼肉交替提供多样化氨基酸。
10月龄以上可尝试燕麦糊、小米粥等全谷物。全谷物保留胚芽和麸皮,富含B族维生素。煮制时需延长熬煮时间至完全软烂,可搭配蔬菜泥增加风味。初次食用需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未消化颗粒应延后引入。
给婴儿添加正餐食品需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少到多的原则。每次只引入一种新食材,连续观察3天无不良反应再尝试下一种。避免添加盐、糖、蜂蜜及整粒坚果等高风险食物。制作过程注意餐具消毒,食材现做现吃。若出现呕吐、皮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该食物并咨询医生。随着月龄增长,可逐步过渡到碎末状、小块状食物,培养咀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