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新生儿

生活小细节教你贴心呵护好新生儿?生活小细节教你贴心呵护好宝宝

发布者:东方青木 时间:2022-6-27 21:30

宝宝的诞生给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但也意味着新手爸爸妈妈的艰辛旅程正式拉开帷幕。在照顾宝宝的时候,爸爸妈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来照顾好新生儿呢?

一、如何抱新生宝宝

宝宝出生后新手爸爸妈妈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抱住这个软软的小家伙。让我们认真学习一下:

1、爸爸妈妈抱起宝宝前:

要先和宝宝打招呼,爸爸妈妈熟悉的声音会使他感到安全。宝宝听到爸爸妈妈亲切的话语,对你移动他的身体就不会产生反感。

2、爸爸妈妈放下宝宝时:

一只手托在宝宝的头颈部,一只手托在臀部,双手同时慢慢地把宝宝放到床上。然后,你先抽出臀部下的手,把宝宝的头部稍稍抬高,再轻轻抽出那只托住头颈下的手,双手把宝宝的头部放在床上。

3、宝宝出生8个星期前:

宝宝不能控制自己的头部和肌肉,因此,爸爸妈妈在搬动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扶住他的身体及颈部,不要让他的头和四肢失去依靠而耷拉下来。

4、横抱宝宝:

宝宝仰卧时,爸爸妈妈可以用一只手伸到他的下背部和臀部的地方,用另一只手托住他头颈的下方,慢慢地抱起,然后将他头小心地转放在手臂弯中,宝宝会觉得很安全。

宝宝面下方时,你的双手托住宝宝的躯体,让他趴在你的双臂上。

5、竖抱宝宝:

可以将宝宝靠在你的肩膀上,一只手放在他的臀下,支持体重,另一只手扶住他的头,把他抱直,宝宝很喜欢;

当宝宝稍大一些,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背靠着你的胸部,用一首托住宝宝的臀部,另一手围住宝宝的胸部,这样,使宝宝脸向前,视野可更宽广,让宝宝早早看世界。

二、给新生宝宝洗澡

宝宝的出生带给整个家庭无尽的欢乐,爸爸妈妈会发现很多充满乐趣的工作,给宝宝洗澡是其中最惬意的事了。

1、洗澡的好处:

可使宝宝皮肤清洁、舒适;

加速宝宝血液循环和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宝宝抵抗力、预防疾病;

促进宝宝的触觉及大脑发育;

便于观察宝宝全身情况,早期发现病变。

2、具体要求:

洗澡时的室温最好是在26~28℃,不应低于24℃,室温太低容易着凉引起宝宝感冒甚至肺炎。

洗澡水的温度要在39~41℃之间,也可以大人手臂内侧放入水中不觉得烫来判断;

可根据天气和家庭条件决定洗澡的次数,一般夏天每天洗1次,冬天每周洗1~2次。

三、给新生宝宝换尿布

宝宝的膀胱很小,会经常尿湿尿布,一旦发现尿布湿了,应当随时更换。

1、选择尿布

爸爸妈妈为宝宝选择尿布时要选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尿布有两种,一是布质尿布,这种尿布的透气性较好;二是一次性纸尿裤,它适于晚间和外出时使用。

2、尿布尺码

布质尿布有不同的尺码,还可按宝宝的需求折叠或合适的大小;纸尿裤分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型号有大、中、小号;还有按宝宝体重、月龄分的。

3、换尿布方法:

抬起宝宝的双脚,将尿片向上折起,遮住内面污染出,用湿的卫生小毛巾或湿纸巾擦去臀部粪便,然后撤去脏的尿布。

准备好温水,将宝宝的臀部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软毛巾把水分吸干,擦上爽身粉或护肤油或护肤水。

把干净的尿布齐腰塞到宝宝臀部下,一手按住尿布一端,另一手将胶纸打开,向前拉,粘住前面,与尿布上缘相平行;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侧粘好。

不要让尿布把宝宝的脐孔遮住。爸爸妈妈可以把盖住脐孔的尿布向下折叠,以保持脐部的干燥和清洁。

四、正确护理新生儿脐部

脐带愈合的过程爸爸妈妈一定要掌握,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宝宝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留下白色的残端。残端很快就变成棕色,以后逐渐干枯变细成为黑色残存物直至脱落。一般在出生后7天左右脱落,但有的新生儿脐带脱落可以晚至生后2周。脐带初脱落时创面略红,稍湿润,中间有一直径2毫米左右的白色小圆圈,几天后创面就会完全干燥而愈合。随着脐带血管的退化和收缩,皮肤被牵拉而形成凹陷。

在未脱落愈合前以及脐带脱落后的数天内,脐的残端是个创面,上面没有皮肤覆盖,脐带内血管没有完全闭合,有时还会有渗血,加之脐部凹陷容易积水、积污,且不易干燥,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容易发生脐炎,脐炎又可以通过脐部的血管使炎症进一步扩大,甚至发生败血症。

1、正确护理脐部要做到以下五点:

尿布不宜遮盖脐部,防止尿粪污染。

每天注意检查脐部有无渗血、有无脓性分泌物、脐轮是否红肿。

洗澡后要用蘸有75%酒精的棉签或棉球从脐内向脐外周涂抹消毒。

脐带脱落时会有少量的分泌物,稍显湿润就应用75%酒精棉签擦后用消毒干棉签擦吸干。

如得脐炎,表现脐部流水或脓性分泌物,脐周围皮肤红肿,严重时宝宝会出现发热、精神差、吃奶差等全身症状。出现以上现象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五、新生儿何时用枕头

由于新生宝宝脊柱S形的生理弯曲尚未形成而且头部相对较大,所以新生宝宝不用枕头。因为枕头过高,不利于宝宝脊柱、颈部弯曲的形成,甚至影响呼吸道畅通。

至少3个月以后,宝宝才需要一个小枕头。枕头的长度应与宝宝肩宽相等或稍宽些,宽度比头略长,枕头心的软硬度要合适,厚薄要适宜,一般3厘米左右为宜。枕头套和枕巾要用全棉的,同时还应经常洗晒。

六、其他护理事项

1、测体温:

爸爸妈妈为宝宝准备的小药箱里要有体温计。新生宝宝的体温调节机能还没有完善,他们的体温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仔细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是新爸爸妈妈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

在家里你最好准备一个婴儿专用的体温表,它能安全、快速、正确地测量宝宝的体温。这种体温表有预测和实测两种功能,预测只要44秒的时间,就能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尽量不要用成人的体温计代替,它常常引起宝宝啼哭。

也可以用肛温表,具体操作是:让宝宝仰卧,一只手拿稳宝宝踝部,另一只手将蘸石蜡油或涂有凡士林油膏的肛表轻柔地插入宝宝肛门内,插入深度不超过3厘米,留在体内约3分钟。测腋温时须用干毛巾将腋下擦干净,让体温表头能直接接触皮肤,使测温准确。

腋温正常值为36.5℃左右,肛温正常值为37.5℃左右。肛温超过38℃为发热,发现宝宝体温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哦。

2、剃胎毛:

头发长得快与慢、细与粗、多与少与剃不剃胎毛并无必然关系,而是与宝宝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遗传等有关。而且婴儿皮肤薄、嫩抵抗力弱,剃刮不当容易损伤皮肤,引起皮肤感染。如果宝宝的头发已经长得较长了,或正好是炎热的夏季,为了防止痱子等皮肤问题,建议可将宝宝的头发剃短,但不应剃光头。给宝宝剃发前应注意对理发工具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

相关标签: 新生儿 宝宝

相关阅读

  •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白发黄,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4天,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多数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关键症状包括皮肤黄染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但无其他异常,需与病理性黄疸鉴别。1. ...
    05-06
  •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婴儿睡眠姿势直接影响安全性和发育,仰卧是最安全的睡姿,侧卧需辅助保护,俯卧仅限清醒时在监护下进行。三种常见睡姿各有适用场景,需根据月龄和发育阶段调整。1. 仰卧位是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首选姿势。美国儿科 ...
    05-06
  •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和产伤等,常见种类有新生儿黄疸、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及时筛查和干预是关键。1.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 ...
    05-04
  •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相关,暂停母乳3-5天可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必要时结合光疗或益生菌干预。处理需分三步:评估黄疸程度、调整喂养方式、医学干预。1.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有关,这 ...
    05-04
  •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可能反复,但概率较低,多数患儿经规范光疗后可稳定消退。反复与胆红素代谢特点、喂养方式、个体差异有关,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并调整干预措施。1. 反复的可能原因胆红素代谢延迟是母乳性黄疸的核心 ...
    05-03
  •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由母乳中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通常无害但需与病理性黄疸区分。判断依据包括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婴儿状态,必要时需就医排查。1. 发生时间与特点母乳性黄疸多在出生后5 ...
    05-03
  •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黄疸、发热或体温过低、喂养困难、呼吸异常等,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1. 黄疸 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典型表现,多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 ...
    05-03
  •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4天出现,7-10天消退,与母乳喂养相关但多数无需治疗。判断依据包括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排除其他病因。1.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 ...
    05-03
  •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瘫最常见类型,主要因大脑运动皮层损伤导致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临床分为单肢瘫、偏瘫、双瘫、四肢瘫和三肢瘫五种类型。早期康复训练和药物干预可改善功能。1.单肢瘫仅单个肢体受累,通常为下肢 ...
    05-01
  •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需要结合婴儿的临床表现、黄疸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综合评估。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4-7天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