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黄疸、发热或体温过低、喂养困难、呼吸异常等,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1. 黄疸
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典型表现,多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可能伴随嗜睡、拒奶,需光疗或换血治疗。
2. 发热或体温异常
体温超过37.5℃或低于36℃均需警惕。发热可能由感染(如败血症、肺炎)引起,需血培养及抗生素治疗;低体温常见于早产儿,需保暖并排查低血糖等问题。
3. 喂养困难
吸吮无力、频繁吐奶或体重不增可能提示消化道畸形(如幽门狭窄)、感染或代谢性疾病。少量多次喂养可缓解轻微症状,严重者需插管喂养或手术矫正。
4. 呼吸异常
呼吸急促(>60次/分)、呻吟或发绀可能与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关。需氧疗、机械通气或手术干预。
5. 惊厥
肢体抽动、眼球震颤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低钙血症或颅内出血的表现,需脑电图监测并给予抗惊厥药物。
新生儿症状隐匿且进展快,任何异常表现均应尽早就医。家长需密切观察吃奶、睡眠、大小便及活动情况,定期随访儿科医生,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