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新生儿

新生儿14个正常的“异常”现象?宝宝14个正常的“异常”现象

发布者:醉在那夜 时间:2022-6-22 08:49

当宝宝刚刚降临这个世界,无数的病菌蠢蠢欲动,随时都可能阻碍宝宝正常的成长发育,但是有一些看起来"异常"的情况,其实是宝宝发育的正常过程,爸爸妈妈了解了,就不用胆"战心惊"了。

1、红色尿:新生儿出生后2-5天,由于小便较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排泄增加,可使尿液呈红色,并在排尿时出现啼哭,多在尿液染红尿布后被发现。可加大哺乳量或多喂温开水以增加尿量,防止结晶和栓塞。

2、打喷嚏:新生儿偶尔打喷嚏并不是感冒的现象,因为新生儿鼻腔血液的运行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进入便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这也可以说是宝宝代替用手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种方式。突然遇到冷空气也会打喷嚏,除非宝宝已经流鼻水了,否则家长可以不用担心,也不要动辄让宝宝服用感冒药。

3、脱皮: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会有脱皮的现象,不论是轻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样的脱皮,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脱皮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此外,新生儿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表皮脱落的机会增多。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只要于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无须特别采取保护措施或强行将脱皮撕下。若脱皮合并红肿或水泡等其他症状,则可能为病征,需要就诊。

4、新生儿红斑:有的新生儿生后第一天内会出现皮肤普遍发红,并伴有针尖大小的红点。这可能是由于冷而干燥的外界环境及毒素的影响引起的。持续1-2天后逐渐消退,出现脱屑,以足底、足心及皱褶处多见,脱屑完毕后,皮肤呈粉红色。

5、栗粒疹:新生儿的鼻尖、鼻翼及颊部等处常有针尖大小的黄白色点,由皮脂腺堆积所致,称为栗粒疹,而非脓疱,蜕皮后会自然消失。

6、体重减轻: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故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较刚出生时减轻体重约6%-9%,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随着奶量的增大,进食增加,约在生后10天左右恢复正常,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7、短暂的窒息:新生儿呼吸的唯一通道是鼻子,虽然较高位置的喉头保证了吸奶时不会意外呛着,但也造成了他无法用嘴呼吸的生理特点。此外,由于宝宝的肺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有时会有10秒钟左右的"窒息"。不过,6个月后就会正常起来。

8、脱水热: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散热增加,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易使新生儿发生脱水热。脱水热的热度一般不超过38℃,如能及时发现,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

9、眼睛斜视: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所以眼睑会有些浮肿,一般2-3天就会消失。一般而言,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而且眼部的肌肉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的斜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如果3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10、乳腺肿大:由于母亲妊娠后期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在新生儿出生1周内,不论男孩,女孩都可出现乳腺肿大,可有蚕豆样大小,还可见乳晕颜色增深及泌乳。乳房肿大要在出生后第2-3周才自行消退。有些老人认为女宝宝应该挤出乳汁,使肿大的乳腺恢复正常,同时保证以后妊娠哺乳时有乳汁分泌。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并可能引起感染。

11、频繁打嗝: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一直都有较频繁的打嗝,这是由于横膈膜还未发育成熟。此外,有时打嗝是由于宝宝过于兴奋,有时则是由于刚喂过奶。到了3-4个月的时候,宝宝打嗝就会少多了。若家中的宝宝持续地打嗝一段时间,可以喂宝宝喝一些温开水,以止住打嗝。

12、扁平足:事实上,新生儿足底扁而平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婴儿在头几个月里就有很高的足弓反而是一种不良的信号,因为它预示着宝宝会有神经或肌肉方面的问题。宝宝到了4-6岁的时候足弓才会发育好。

13、内八脚和罗圈腿:由于子宫中空间有限,胎儿是以双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盖拉伸的姿势生长的,因此他的腿、脚向内弯曲。出生后,随着宝宝经常的运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强,宝宝的身体和脚就会慢慢变直。

14、惊跳: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有局部的肌肉抽动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或是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相关标签: 新生儿 宝宝

相关阅读

  • 低体重儿吃母乳还是奶粉好
    低体重儿吃母乳还是奶粉好
    低体重儿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母乳营养全面且易吸收,必要时可搭配特殊配方奶粉辅助喂养。母乳中的特殊成分有助于低体重儿快速发育,奶粉则可以补充热量和营养不足的问题。1、母乳的优势。母乳是低体重儿最理想的食物 ...
    02-27
  • 母乳性黄疸不停母乳能退吗
    母乳性黄疸不停母乳能退吗
    母乳性黄疸通常由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多数情况下可以不停母乳,随着婴儿肝脏功能逐渐成熟,黄疸会自然消退。处理方式包括监测黄疸水平、适当增加喂养频率、确保婴儿充足水分摄入等。母乳性黄疸是一 ...
    02-26
  • 母乳性黄疸一般停母乳多久
    母乳性黄疸一般停母乳多久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停母乳后2-3天内明显减轻,但具体时间因婴儿个体差异而异。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所致,通常无需过度担忧,可通过暂停母乳喂养或调整喂养方式缓解。1、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原因 ...
    02-26
  • 八个月婴儿辅食肉泥怎么做
    八个月婴儿辅食肉泥怎么做
    八个月婴儿辅食肉泥的制作需要选择易消化的肉类,确保肉泥细腻、无渣,并搭配适量蔬菜和水分,提供均衡营养。1、选择适合的肉类八个月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应选择易消化的肉类,如鸡肉、火鸡肉或瘦猪肉。这些 ...
    02-24
  • 低体重儿的喂养指导及观察护理
    低体重儿的喂养指导及观察护理
    低体重儿需要特别的喂养指导和观察护理,以确保其健康发育。喂养方面应注重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观察护理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时调整护理方案。1、喂养指导低体重儿的喂养应以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为主,可 ...
    02-22
  • 胎粪性腹膜炎能治好吗
    胎粪性腹膜炎能治好吗
    胎粪性腹膜炎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胎粪性腹膜炎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吸入胎粪,导致腹腔内感染和炎症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胎粪性腹膜炎的病因主要与胎儿 ...
    02-20
  • 脑性瘫痪治疗原则
    脑性瘫痪治疗原则
    脑性瘫痪的治疗原则以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支持性护理。1、康复训练是脑性瘫痪治疗的基石。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例如使用平衡 ...
    02-19
  •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主要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这些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时干预。常见的筛查项目涉及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血液病等,不同地区 ...
    02-17
  • 脑性瘫痪的注意事项
    脑性瘫痪的注意事项
    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患者需关注日常护理、康复训练和心理健康,以提高生活质量。1、日常护理脑性瘫痪患者的日常生活需特别注意安全与舒适。保持居住环境无障碍,避免尖锐物品和易 ...
    02-16
  • 脑性瘫痪应怎么筛查
    脑性瘫痪应怎么筛查
    脑性瘫痪脑瘫的筛查主要通过医学检查和早期识别症状来进行,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脑瘫是一种影响运动和姿势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出现。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