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学龄前

怎么做才能让宝宝有点耐心?如何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发布者:柑橘味的喵 时间:2022-4-25 12:14

当妈妈的都知道“10秒钟少爷”、“3分钟公主”最烦人了,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宝宝有点耐心呢?

考虑到宝宝的生理特点

宝宝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完全正常。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宝宝很难持之以恒地完成某件事,但妈妈仍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做事专注的习惯。

3岁以前的宝宝,专注力大约维持在15分钟以内,妈妈不要勉强宝宝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即使宝宝被迫坚持了1个小时,他也不一定做到了集中注意力。

宝宝好奇心强,容易被打扰,鉴于这种情况,妈妈要尽力给宝宝创造一个可以专一的环境。比如,宝宝看书的时候,手边就放一本书,等他看完一本再换另一本;宝宝玩玩具的时候,手边就放一个玩具,其他的放在玩具箱里。这样,就避免了宝宝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或者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导致注意力分散。

当宝宝专心做事的时候,妈妈也要管住自己,不要走上去打扰宝宝。即使妈妈真的有事,也要等宝宝有时间了,再跟宝宝说。那些不管宝宝在干什么就喊宝宝“过来”、“过去”的妈妈是最没有礼貌、最霸道、最不懂教育的妈妈,应该改改自己的做法,尊重一下宝宝的主权。妈妈一定要明白,宝宝的注意力就是在专一于一件事情、专一玩一种玩具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如果宝宝到了3岁的时候,做事情总是两三分钟就厌烦,最多的时候也不能坚持5分钟,那么就可以断定宝宝缺乏耐性。如果不及时锻炼宝宝的专注力,宝宝长大后情商不会很高,情况更糟糕的还容易出现暴力性、依赖性及散漫性。

1.暴力倾向

只要妈妈稍微用心,在生活中就能见到这样的宝宝:如果什么事情他不愿意做,而这件事情又必须做的话,他的反应就会相当激烈,伸胳膊蹬腿,有的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都按不住他;他如果想要某个玩具,妈妈不给他买的话,他的反应也会很激烈,撒泼、打滚、尖叫、骂人、打人都可能发生。

这样的宝宝性格执拗、急躁,不能等待,容易动粗,坚持力差,情绪控制能力也较差,如不加以纠正,长大后很难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2.依赖

一个不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到底的宝宝,很难品尝到成功的甘甜滋味,更不会形成持之以恒的习惯。他们碰到稍微困难一点的问题,就会投降放弃,然后向别人求助,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依赖性,依赖性太强的宝宝会弱化自主意思,只会等、靠,难以独立成大事。

3.散漫

如果宝宝没有耐性,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把时间浪费在每一件事情都浅尝辄止上,那么即使有天赋、脑筋好,由于没有自控力、坚持性差,也最终难成事业。

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妈妈可以在宝宝小的时候,就采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做法。

1.目标不能过高

3岁以前的宝宝自我控制力比较弱,一遇到好玩的事情就会心动。更何况从开发宝宝智力上来讲,宝宝接触面越广,见识越多,越利于宝宝大脑皮层增厚。

宝宝天生就有探索与掌控环境的欲望,从翻身、坐、站立、走路到说话,他不断而又不懈地追求着一个又一个目标。这就是宝宝持之以恒习惯逐渐养成的基础。妈妈千万不要对宝宝的耐性要求过高。3岁以内的宝宝,在一件事情上,能坚持5到15分钟,就已经是正常状态了。

如果强行把宝宝禁锢在某一件事情上,超过了宝宝的忍耐极限,宝宝就会滋生逆反情绪,影响宝宝的兴趣发展。从长远来看,破坏了宝宝的探索欲望,更不利于宝宝成长。

2.鼓励宝宝继续

处于成长阶段的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帮帮宝宝,有利于增强宝宝战胜挫折的信心。

比如,宝宝刚开始学爬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一个玩具诱导宝宝,当宝宝努力了也够不到的时候,妈妈不妨用手推他的小脚丫,直到他抓住玩具为止。随着宝宝爬行能力的增强,妈妈诱导宝宝的位置要一次比一次放远一点,当宝宝够不到的时候,妈妈也要给予一定的帮助。通过妈妈小小的帮助,就锻炼了宝宝的坚持力。

稍大的宝宝,也可以用这个方法鼓励宝宝坚持。比如,宝宝玩积木的时候,想搭建个高楼,可是总也弄不好,有点闹情绪,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过来和宝宝一起搭,帮助宝宝完成技术攻关后,再让宝宝自己来,这么做也有利于锻炼宝宝的专注力。

鼓励是避免宝宝放弃的最好方法。当宝宝不能坚持下去的时候,妈妈可以鼓励一下宝宝;当宝宝很好地坚持了,妈妈也可以鼓励一下宝宝。妈妈的鼓励能够增强宝宝的信心,强化宝宝的良性行为。

3.利用宝宝的同情心

宝宝有很强的同情心,当宝宝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妈妈可以利用一下宝宝的同情心,如“你不把这些玩具送到玩具箱里,散落得到处都是,找不到妈妈,它们都哭了!”“你老让妈妈抱着,妈妈的胳膊好疼啊!你走到大树下面,妈妈再抱你好吗?”

相关标签: 宝宝 锻炼

相关阅读

  • 12岁想杀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
    12岁想杀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
    12岁想杀父母可能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或精神分裂症。1、对立违抗障碍:对立违抗障碍表现为持续的对立、违抗和敌意行为,可能由家庭环境、教育方式或遗传因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如认 ...
    10-26
  • 初中小孩成绩不好怎么挽救
    初中小孩成绩不好怎么挽救
    初中小孩成绩不好可能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兴趣缺乏、心理压力过大、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学方式等原因引起。1、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成绩下降的常见原因。孩子可能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如时间管理、笔 ...
    10-26
  • 治疗儿童中耳炎的药物有哪些药
    治疗儿童中耳炎的药物有哪些药
    儿童中耳炎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滴耳液、解热镇痛药、黏液溶解剂和抗组胺药。具体选择需根据感染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及医生评估决定。1、抗生素:细菌性中耳炎需使用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 ...
    10-26
  • 孩子经常呕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治疗好
    孩子经常呕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治疗好
    孩子经常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呼吸道感染、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过敏原回避、抗感染治疗、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改善。1、喂养不当: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过 ...
    10-26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怎么样帮助指导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怎么样帮助指导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环境调整、任务分解、兴趣引导、行为训练和家校协作五种方式改善。注意力问题多与生理发育、心理需求、外界干扰等因素相关。1、环境调整:减少视觉和听觉干扰是基础措施。学习区域应保持简洁 ...
    10-26
  • 孩子交友不慎家长应如何处理较好青春期
    孩子交友不慎家长应如何处理较好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交友不慎时,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沟通、引导社交边界、提供正向社交环境、培养批判性思维、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等方式干预。主要受同伴压力、自我认同需求、家庭关系疏离、社交经验不足、外界不良诱导等因素 ...
    10-26
  • 初中家长教育孩子方法
    初中家长教育孩子方法
    初中阶段家长教育需关注青春期心理发展、学习习惯培养、亲子沟通技巧、兴趣引导和独立人格塑造。1、心理支持: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源于激素变化和社交压力,家长应避免说教,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每天留出15分钟倾听时 ...
    10-26
  • 影响小孩智力发育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影响小孩智力发育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影响小孩智力发育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孕期营养不足、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环境刺激缺乏、疾病或创伤等。1、遗传因素:父母智商水平对子女智力发育存在显著影响,部分基因缺陷如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等可直接导致 ...
    10-25
  • 高中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家长如何处理好
    高中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家长如何处理好
    高中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采取沟通协调、情绪疏导、问题分析、家校合作、后续跟进五种方式处理。1、沟通协调:主动与孩子和老师分别进行开放对话,避免单方面指责。倾听孩子对事件的描述,了解冲 ...
    10-25
  • 小孩不喜欢和同龄小孩玩怎么办
    小孩不喜欢和同龄小孩玩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和同龄人玩耍可通过增加社交机会、培养共同兴趣、减少压力刺激、示范社交行为、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这种现象通常与性格特质、社交经验不足、环境适应障碍、家庭教养方式、潜在发育问题等因素相关。1 ...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