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时乳头痛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清洁护理、使用乳头保护罩、涂抹羊脂膏、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乳头疼痛通常由哺乳姿势不当、乳头皲裂、乳腺炎、真菌感染、婴儿舌系带过短等原因引起。

哺乳时婴儿含接姿势错误是乳头疼痛的常见原因。确保婴儿张大嘴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咬住乳头,下颌紧贴乳房,避免拉扯。哺乳时可用枕头支撑婴儿头部,母亲保持背部直立。若疼痛持续,可尝试橄榄球式或侧卧式哺乳姿势。
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剂。每次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其天然抗菌成分有助于修复。穿着纯棉透气内衣,使用防溢乳垫需及时更换。若出现皲裂,可短暂暂停哺乳1-2次,用手挤奶替代。
硅胶乳头保护罩能减少直接摩擦,适用于已有皲裂或溃疡的情况。选择贴合乳晕尺寸的产品,使用前用温水软化硅胶。需注意保护罩可能影响乳汁流速,使用后要观察婴儿吸吮效率,单次使用不超过30分钟。

纯羊脂膏能在乳头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裂口愈合。哺乳前无须擦拭,安全无毒。每日哺乳间隙涂抹3-5次,配合轻柔按摩。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若48小时未改善或出现红肿发热,应停用并就医。
持续疼痛可能提示乳腺炎或白色念珠菌感染。乳腺炎常伴随乳房硬块、发热,需医生开具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真菌感染表现为乳头灼痒、脱屑,可使用克霉唑乳膏。婴儿舌系带过短需口腔科评估,必要时行系带切开术。

哺乳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锌。哺乳间隔冷敷乳房减轻肿胀,避免穿过紧胸衣。记录疼痛发生时间与哺乳时长,若72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需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哺乳后轻柔旋转退出乳头,避免强行拉出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