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来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不影响母乳喂养。哺乳期月经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主要与泌乳素水平、哺乳频率及个体差异有关。

产后未哺乳的女性多数在6-10周恢复月经,而纯母乳喂养的妈妈可能延迟至产后4-6个月甚至更晚。哺乳时婴儿吸吮会刺激催乳素分泌,这种激素能抑制排卵和月经来潮。但随着辅食添加或夜间哺乳间隔延长,激素水平下降后月经便会恢复。月经期间乳汁分泌量可能暂时减少,但营养成分不会改变,无需因此停止哺乳。部分妈妈可能感觉乳头敏感度增加,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缓解。

少数情况下需警惕异常出血。若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持续超过7天或伴随剧烈腹痛,可能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或感染有关。哺乳期月经不规律也属常见,通常停止哺乳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周期。月经恢复后仍需注意避孕,因排卵可能早于月经来潮。

哺乳期月经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预防贫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盆浴。观察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继续按需哺乳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哺乳前热敷乳房可改善暂时性奶量减少现象。保持充足休息和心情愉悦对维持乳汁分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