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下垂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子宫托辅助、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膀胱下垂通常与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或下腹坠胀感。
通过重复收缩放松盆底肌群增强支撑力,每日3组每组10-15次,持续6-8周可见效。需避免屏气用力,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长期坚持能改善轻度膀胱下垂,预防症状加重。
医用硅胶子宫托可物理承托下垂器官,需由医生根据脱垂程度选择型号。每日取出清洁,夜间可摘除避免黏膜压迫。适用于中重度患者或手术前过渡期,能缓解排尿不适感。
通过电极刺激盆底肌肉被动收缩,每周2-3次,10-15次为疗程。生物反馈技术可同步监测肌力变化。适合肌力较差或运动依从性低的患者,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可改善黏膜萎缩,如雌三醇乳膏。中药补中益气制剂如补中益气丸可辅助提升盆底肌张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替代核心康复训练。
重度脱垂需行膀胱悬吊术或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配合3个月盆底康复。微创术式恢复较快,但需避免术后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行为。手术适合保守治疗无效或器官脱出患者。
日常需避免提重物、久蹲久站等增加腹压行为,控制体重减少腹腔压力。摄入足够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每日饮水1500-2000ml但需分次少量饮用。穿着高腰护腹裤提供外部支撑,咳嗽前收缩盆底肌减少冲击。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若出现尿潴留或反复感染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