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发炎可能引起局部红肿疼痛、排尿不适、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包皮粘连或尿道感染。包皮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卫生不良、过敏反应或糖尿病等因素诱发,需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
包皮发炎初期常见包皮及龟头部位红肿、灼热感或刺痛,可能伴随皮肤温度升高。细菌感染时红肿范围可能扩散,真菌感染常伴边缘清晰的红色斑块。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或克霉唑乳膏等外用药物。
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排尿时灼痛、尿频或尿急,严重时因包皮水肿造成排尿困难。若合并尿道感染可能出现尿液浑浊。建议增加饮水量稀释尿液,减少刺激,必要时需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包皮内板与龟头间易积聚白色或黄色分泌物,细菌性感染多为脓性,真菌性感染常呈豆腐渣样。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并翻起包皮彻底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反复发作需排查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更易继发感染。
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包皮与龟头部分或完全粘连,影响阴茎正常伸缩。儿童患者需家长协助轻柔分离粘连部位,成人严重粘连需考虑包皮环切术。日常护理可涂抹凡士林保持润滑,减少摩擦损伤。
未及时治疗的包皮炎可能上行引发尿道炎、前列腺炎,甚至通过性接触传染伴侣。真菌性包皮炎配偶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急性期应暂停性生活,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局部压迫。
预防包皮炎需注重日常清洁,每日清洗包皮垢,避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少皮肤摩擦,糖尿病患者应稳定血糖。出现持续红肿、溃烂或发热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加重感染。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