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男性养生】七大器官最怕过冬,备好这份“冬季养生说明书”

发布者:是风来了 时间:2019-2-1 19:29

寒冷的冬天,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有些器官特别怕冷,甚至因此患病。下面京城君就来教你为“七大最怕过冬的器官”做好保暖工作,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

养护——七大器官最怕冻

前列腺-也会得“感冒”

前列腺是男性的“娇嫩”器官,受凉是诱发前列腺炎最常见的原因。

前列腺中有丰富的肾上腺能受体,受凉时极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腺体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慢性充血;同时使尿道内压增加,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尿无力、会阴部及小腹疼痛不适等症状。

注意小腹部及后腰部的保暖。适当的温热可使前列腺局部肌肉松弛,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减少前列腺出口的阻力,使得前列腺液的排泄不受阻碍,因而缓解了前列腺的水肿与充血。

及时排尿,不要憋着,平常多喝水,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还可稀释尿液,冲刷尿道,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形成。

血管-遇冷收缩易变脆

当气候变化时,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身就比年轻人差,所以出现脑出血等意外的几率更高。

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

晚上早点睡。熬夜时,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心脏-最怕温差大

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更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

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

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

肺-早晨雾气最伤肺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都要经过“肺”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此时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

此时要格外要注意养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发生。

积极补充水分有助于养肺。大量饮水,也可以从呼吸道“摄取”水分。比如,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从杯口缓缓深吸水蒸气,每次可做1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

秋冬早晨雾气寒冷浓重,过量吸入会对肺造成很大的损伤。有晨练习惯的老人较好等9点之后,阳光明媚雾气散去再锻炼。

胃-冬季代谢会变慢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时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天气变冷,胃本身也会有些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的负担。

冬季要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让胃可以劳逸结合。

鼻子-防止病菌从鼻入

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其黏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也容易变差,从而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此外,冬天也是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让许多老病号苦不堪言。

每天坚持按摩鼻翼。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晨起、晚睡前各一次,增加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睡前用温淡盐水清洗鼻腔,防止鼻黏膜干燥,滋润、清洁双重功效。

在空气质量较差的雾天,或从温度较高的室内外出时,戴上口罩。

耳朵-抗冻能力最差

耳朵、鼻子、手、脚都处于神经末梢,血流量少,到了冬天格外怕冷。鼻子可以呼吸换气,脚有鞋袜保护,手可以带上手套或插进口袋保暖,唯有耳朵经常暴露在外。

但是,耳朵除了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能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所以是五官中最“怕冷”的器官。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冬天如果耳朵暴露在外,甚至会有“冻得头疼”的感觉。因此,给耳朵做好防冻工作也格外重要。

较好的方式,就是在外出时带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耳朵受冻后,不宜热水热物敷贴,这样会导致症状加重。

饮食——掌握“三多”原则

降火多吃白色食物

立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供暖,室内干燥的空气让人“上火”,这时可多吃一些白色食物。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最能防燥热。做菜时,可以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等。其中,白菜、萝卜功效较好,可谓是最经济实惠的补品了,但肠胃寒凉的人在冬季应该少吃。

御寒多吃牛、羊肉

吃牛、羊肉可御寒。

怕冷的人还可多吃胡萝卜、芋头等富含无机盐的根茎类蔬菜,以及海带、紫菜、菠菜等含碘食物。

提高免疫力多吃蛋白质

这段时间要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鱼虾肉、鸡蛋、花生、核桃中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

起居——早睡晚起勤喝水

早睡晚起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早睡可以保存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补阳气。

护好五大部位

脖子、肩膀、腰部、膝盖、脚,寒冷的天气会连累这5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双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所以也更容易受凉,引起感冒等。

越冷越要多喝水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运动——调整时间换方法

运动选在下午三四点

冬天不但寒冷,污染更严重,尤其是早上太阳没出来前。冬天运动时间在太阳出来之后较好,下午三四点钟最为适宜。

热身时戴上口罩

运动会让呼吸加快,再加上冷空气的刺激,很容易引起哮喘。刚运动时可多穿点衣服,戴上口罩,等身体慢慢发热后,再脱掉衣服和口罩。

冬季较好运动方式是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力量运动要少做。

运动后喝点热糖水

冬天运动完要做拉伸,喝点热糖水,运动后半小时洗个热水澡。有慢性病的人运动时出现不适,要赶紧停止,并去医院就医。

相关标签: 前列腺炎

相关阅读

  •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同房频率没有统一标准,通常1-4周一次均属正常范围,具体需根据双方健康状况与意愿调整。性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自然减退,但适度性生活仍有助于增进情感与身心健康。老年夫妻的同房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条 ...
    08-06
  •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克服心理性障碍需要结合心理调整、行为干预和专业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调整、渐进式暴露训练、伴侣支持、心理咨询及必要时药物辅助等方式。心理性障碍多与焦虑、创伤经历或错误认知有关,需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1 ...
    08-06
  •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白癜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调理或治疗。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早白发的家族遗传倾向,毛囊黑色素细胞提前衰退会导 ...
    08-06
  • 30几岁胡子变白为啥啊
    30几岁胡子变白为啥啊
    30几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精神压力、营养缺乏、疾病因素或生活习惯等有关。过早出现白胡子通常由黑色素细胞功能减退或毛囊供血不足导致,需结合具体原因干预。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性早白,毛囊黑色素细胞 ...
    08-06
  • 90岁老夫妻高潮后多久恢复正常
    90岁老夫妻高潮后多久恢复正常
    90岁高龄夫妻性高潮后身体恢复时间通常需要30分钟至2小时,具体时长与个体健康状况、心血管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密切相关。高龄人群性活动后可能出现短暂疲劳、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属于正常现象。性高潮引发的生理反 ...
    08-06
  • 23岁男性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或毛囊发育问题有关,通常无须过度担忧。若伴随其他第二性征发育迟缓,建议就医排查雄激素缺乏或内分泌疾病。1、遗传因素家族中男性胡须稀疏的遗传倾向可能影响毛发生 ...
    08-05
  • 50岁没有夫妻生活正常
    50岁没有夫妻生活正常
    50岁没有夫妻生活属于正常现象,具体是否正常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及伴侣关系综合判断。性活动频率受年龄、激素水平、慢性疾病、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老年群体性需求存在显著个体差异。随着年龄增长, ...
    08-05
  • 23岁男人不长胡子
    23岁男人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有关,属于正常生理差异。男性胡须生长受睾酮和双氢睾酮影响,若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且无其他异常,通常无须特殊干预。遗传因素是决定胡须浓密度的关键原因。部分 ...
    08-04
  • 4对夫妻抱团养老-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
    4对夫妻抱团养老-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
    抱团养老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因生活习惯差异、经济纠纷、情感矛盾等因素导致合作破裂,4对夫妻抱团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的情况并不罕见。抱团养老需要成员间高度契合的价值观、清晰的权责划分以及灵活的退出机制,否则 ...
    08-04
  • 老公突然少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公突然少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公突然少精可能由不良生活习惯、生殖系统感染、内分泌失调、精索静脉曲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少精症是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 ...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