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肾炎应该如何保养?!

发布者:逆风驴 时间:2019-2-1 18:57

肾炎有很多种类,尿酸沉淀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摧毁称为痛风性肾炎。尿酸主要沉淀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肾脏病变,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浮肿、中度高血压等。

1肾小球肾炎有哪些危害?

因为虽然肾小球肾炎比较常见,但是其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仍然是及其严重的,甚至出导致终末期的尿毒症,危及患者的生命,造成对患者不可挽回的损失。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肾小球肾炎的危害。

1、贫血

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红细胞的分化、成熟、释放减少有关。

2、血尿

血尿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加或毛细血管壁断裂引起的。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性肾小球肾炎。

3、对骨骼系统的损伤

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影响到人体骨骼的正常生长,使骨骼产生畸形。同时慢性肾小球肾炎还会引起骨组织内的钙分离现象,导致患者出现抽筋、骨质疏松和骨痛的现象。

4、蛋白尿

由于各种炎症介质及血管活性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滤出,引起蛋白尿,见于各型肾小球肾炎。

5、水肿

①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轻度水肿。多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②因少尿或无尿使水、钠在体内潴留。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③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造成高度水肿。见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6、心脏和肺的损害

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心、肺出现一定程度的水肿和肾性高血压,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话,还会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出现,这就是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胸闷气急、无法走路卧的原因。

7、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可有头痛、头晕、食欲减退、疲乏、失眠等,这与高血压、贫血、某些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关。

8、尿异常

肾小球肾炎会造成患者的尿量多数较少,大多数低于1000ml每天,少数可出现少尿,常伴有浮肿;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者,尿量增多,并伴有夜尿多,浮肿不明显,甚至出现脱水征象。

9、肾性高血压

①由于肾小球缺血,肾素分泌增多;

②少尿及无尿导致水钠体内潴留,有效循环血量增多。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等。

10、影响消化系统

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是,消化系统内的堆积的毒素进入消化道,使肠道内的细菌发生作用天生氨,进而刺激胃肠粘膜引发纤维性炎症,导致形成溃疡和出血现象。

2肾小球肾炎患者如何科学保养

1、合理安排饮食

慢性肾炎患者要限制蛋白进食量,对慢性肾炎患者来说,如果肾功能正常,膳食中的蛋白质不必严格限制,家常便饭便可(每天蛋白质约40-60克左右),但不宜暴饮暴食,每天进食蛋白质40-60克,不等于食物的实际重量,而是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饮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暴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长期的高蛋白饮食会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要限制蛋白的进食量。

肾功能正常期不必忌食食物的品种,如果平时食后有过敏现象的食品,应忌用。平时对鱼、虾、蟹无过敏,也准许适量食用。动物内脏含胆固醇、嘌呤、磷较多,不宜长期吃和多吃,仅能间中吃一点。从有益健康出发,选择一些容易消化而又富于营养的食物,少食酸辣刺激性食物。至于食盐,通常不作限制,不吃盐腌食品便可,仅在发生少尿、水肿、高血压时才严格限制盐的食人。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2、关心自己的病情变化

控制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肾病者常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就是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应定期测定血压和肾功能,发现血压升高,及时服药,并有恒心,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3、熟悉病情,掌握治疗关键

有些病人出现的肾病综合征,因为他走错了治疗的方向。又有人表现稳匿性肾炎,为了快些消除尿蛋白(+),接受了大量激素治疗,还有雷公滕、环胞A等应有尽有,病情不仅无好转,还带来了肝损害。长期大量蛋白从肾排出,增加肾脏的负担,衍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过度滤过,促进肾小球硬化,这时的治疗关键是要减少尿蛋白的排出。

4、参加有氧运动

适当锻炼身体,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相关阅读

  •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减少可能由生理因素、心理压力、情感疏离、疾病影响或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引起。常见原因主要有激素水平变化、工作压力、沟通不足、慢性疾病及作息紊乱等。1、激素水平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睾酮和女性雌激 ...
    09-10
  •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这种日子能熬多久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这种日子能熬多久
    夫妻生活频率下降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与沟通质量、情感基础、压力水平等因素相关。短期内可通过主动调整改善,若长期持续可能影响关系稳定性。多数情况下,夫妻生活减少会经历1-6个月的过渡期。这个阶段往往由 ...
    09-09
  •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频率与年轻感可能存在关联,适度性生活可能通过促进激素分泌、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等方式延缓衰老,但过度可能适得其反。这种现象主要与生理调节、心理状态、伴侣关系等因素有关。1、激素调节规律性生活可刺 ...
    09-08
  • 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少越长寿呢
    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少越长寿呢
    夫妻生活频率与长寿的关系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适度规律的同房可能有助于身心健康,但过度或缺乏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适度的夫妻生活可通过促进内啡肽释放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规律的 ...
    09-08
  •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吗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吗
    夫妻生活频率与年轻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适度规律的性生活可能对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但过度可能适得其反。适度规律的夫妻生活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增进情感连接,这些因素可能间接影响精神状态和皮肤健 ...
    09-07
  • 夫妻生活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长寿
    夫妻生活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长寿
    夫妻生活频率与长寿的关系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适度调整,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健康。适度的夫妻生活有助于增进情感、缓解压力,但过度可能引发疲劳或生殖系统负担。适度频率的夫妻生活对身心健康有多重益处。规律性生 ...
    09-06
  • 夫妻生活越多感情越好吗
    夫妻生活越多感情越好吗
    夫妻生活频率与感情质量并非绝对正相关,适度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增进情感,但过度或不足均可能影响关系。和谐的夫妻生活需要双方在生理需求、情感沟通和生活压力之间找到平衡点。适度的夫妻生活能促进催产素和内啡肽分 ...
    09-05
  • 夫妻生活与长寿关系
    夫妻生活与长寿关系
    夫妻生活与长寿存在一定关联,适度的夫妻生活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规律的夫妻生活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同时促进情感交流和心理满足感。但长寿受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多因素综合影响 ...
    09-05
  • 夫妻生活太少怎么办呀
    夫妻生活太少怎么办呀
    夫妻生活太少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增加亲密互动、改善生活习惯、寻求专业帮助、缓解心理压力等方式改善。性生活频率减少可能与情感疏离、身体疲劳、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疾病、情绪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沟通方式坦 ...
    09-04
  • 夫妻生活太少容易出现的问题
    夫妻生活太少容易出现的问题
    夫妻生活太少容易导致情感疏离、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压力增加等问题。适度的亲密接触有助于维持关系和谐与身心健康。情感疏离是夫妻生活减少的常见后果。长期缺乏身体接触和亲密交流会使伴侣间的情感联结逐渐弱化,可 ...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