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摆正心态 糖尿病既可怕 又不可怕

发布者:丁香姑娘 时间:2019-1-9 17:01

控糖之路没有捷径,但是学习一些糖友总结下来的控糖经验,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控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糖友空间特意为您收集了20条实践过被证明有效的控糖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战胜糖尿病!

摆正心态,糖尿病既可怕,又不可怕

可怕的是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暂无根治之方,不积极治疗可引起很多并发症,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正常寿命。但只要控制饮食并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再辅以适当的运动,完全可以控制好血糖,照样能长寿。

治疗糖尿病,既要遵医治,又要重自治

遵医治就是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接受医生的治疗。同时,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病来说,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自治也不可不说是有效的良方。重自治说的就是对饮食上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及用餐时间、用餐次数、进食分量等,都要进行科学的自我调控与把关。

血糖的控制,既要讲原则,又要讲灵活

对血糖控制要达标,这是一个原则。要达标就必须坚持不懈,但又要讲灵活性。血糖控制结果可以分为三级:理想、满意、一般。如果达不到一般,再去找医生帮助,而不是一味勉强,超越现实。

监测血糖,既要治高,又要防低

血糖高了,尤其是居高不下,易发生并发症,非常危险。但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尤须注意预防低血糖,切忌用药过量、过多,进食过少、过迟而出现不应有的低血糖。

在饮食上既要有所控制,但又要有所放开

有所控制,是指对含糖、含脂量高的食品,包括米类、麦类、水果类及含脂肪高的肥肉类要适当少吃,但也不是绝对的戒吃,具体到进食量多少为好,要因人、因时制宜。有所放开是指对粗粮如荞麦、燕麦、玉米等,豆制品类如豆浆、豆腐、豆腐干等,含水多的食物如叶茎类蔬菜、瓜果等要适当多吃。

控糖有“五心”,健康不用愁

所谓“五心”是指,对待糖尿病要有信心,治疗糖尿病要下决心,要有和糖尿病长期斗争的恒心,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最后,糖友家属对糖友要有足够的爱心。

“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尿病防治的六字箴言

“管住嘴、迈开腿”不光是糖尿病防治的六字箴言,也是“三高”的克星,只要控制饮食并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再辅以适当的运动,就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糖尿病,是自己治好的!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是由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治疗糖尿病也应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合理锻炼对于糖友们更加重要,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没什么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有了健康的理念糖尿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健康!治疗糖尿病,我们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原则

一天主食5~6两;蛋白质摄入“四个一”,一两瘦肉、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两豆制品;蔬菜不严格限制,做到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糖尿病的吃还有技巧,总体来说多干少稀;多粗少精;多菜少饭;先菜后饭;细嚼慢咽。

糖友们的运动简单概括为“1357原则”

即运动通常安排在餐后1小时进行,每1次运动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不超过运动前心跳的70%(一般达到50%~70%,即有效心率范围;或简单地说运动后心跳达到120次左右,并能维持至少20分钟)。

治疗糖尿病的“六个不等于”,糖友不可不知!

血糖恢复正常≠糖尿病痊愈;血糖降得快≠病好得快;治疗糖尿病≠单纯降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正常≠血糖控制理想;尿糖正常≠血糖正常;糖尿病治疗≠单纯服药

降糖的路上有两个“拦路虎”,一是低血糖,一是长体重

降糖药物服用不当会造成低血糖或肥胖等副作用,这两个降糖路上的“拦路虎”对糖尿病患者的伤害也很大,每位糖友在严格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预防低血糖,同时保持合理体重。

吃饭快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要细嚼慢咽

人们吃饭过快时,大脑神经还没来得及接受饱腹感信号,就已经饮食过量,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约15-20分钟,这样的人更易变胖,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细嚼慢咽可以充分发挥口腔中淀粉酶的作用,减小消化过程中对胰腺的负担。

夏季人们的血糖水平普遍偏低,是治疗糖尿病的好时机

人们在夏季往往饮食水平降低,消耗水平增加,此外,人们在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使胰岛素的分泌量比其他季节多,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血糖水平降低。

监测血糖的同时,需要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的意义

限制饮水是误区,糖尿病患者要多喝水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刺激下丘脑的渴感中枢而致口渴,饮水后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使患者不再口渴。如果限制饮水,就会加重高渗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控制多尿,要从控制高血糖入手,而不能控制饮水。

联合用药是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趋势

根据欧洲的调查数据显示,三年单一用药血糖控制到良好水平的病人不到50%,到六年就只剩下30%了。安全和增效是联合用药不变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药物联合的灵活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

餐前血糖低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发生了改变,伴有胰岛素分泌高峰时间延迟。通俗地说,就是当体内血糖升高需要胰岛素的时候,胰岛素没有及时分泌;而当血糖已经降低时,胰岛素却又异常分泌,结果导致了餐前血糖很低。

糖友嘴馋怎么办?3种零食解解馋

糖友可以常吃的零食有:一、低GI水果;二、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三、油脂含量少的坚果。

适量吃粗粮,才能控好糖

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延缓血糖升高,并且可以增加饱腹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但如果摄入粗粮过量,就会产生影响消化、造成反酸、影响药物吸收等负面作用。

相关标签: 性病

相关阅读

  • 男生吃雌激素会消除肌肉吗
    男生吃雌激素会消除肌肉吗
    男性摄入雌激素可能导致肌肉量减少,具体影响与剂量、使用时长、个体差异有关,主要机制包括抑制睾酮合成、改变蛋白质代谢、降低运动表现、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加速脂肪堆积。1、激素抑制:外源性雌激素通过负反馈抑 ...
    05-02
  • 练腿会促进睾酮分泌吗
    练腿会促进睾酮分泌吗
    适度力量训练尤其是下肢锻炼能短期刺激睾酮分泌,但效果受训练强度、频率和个体差异影响。1、生理机制:大肌群训练会激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深蹲、硬拉等复合动作通过机械张力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研究显示 ...
    05-02
  • 小孩长胡子还能长高吗
    小孩长胡子还能长高吗
    小孩长胡子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有关,但多数情况下不影响身高发育,需结合骨龄检测评估生长潜力。1、激素因素:性早熟或肾上腺疾病可能导致雄激素过早分泌,表现为长胡子等第二性征提前出现。需通过血液检测性激素六 ...
    05-02
  • 男生23岁不长胡子正常吗
    男生23岁不长胡子正常吗
    23岁男性不长胡子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毛囊敏感度、营养状况或疾病因素有关,可通过激素检测、药物调节、局部护理等方式改善。1、遗传因素:家族遗传特征直接影响胡须生长密度和速度,部分男性毛囊对雄激素敏感度 ...
    05-02
  • 豆制品男人吃会增加雌激素吗
    豆制品男人吃会增加雌激素吗
    适量食用豆制品不会显著增加男性雌激素水平,大豆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作用较弱且存在个体差异。1、植物雌激素特性:大豆异黄酮属于植物雌激素,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但活性仅为1/1000-1/100。研究显示每日摄入50mg异 ...
    05-02
  • 长胡子意味着什么
    长胡子意味着什么
    长胡子主要与雄性激素分泌、遗传因素、年龄增长、药物影响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理因素有关。1、激素作用:男性长胡子是睾酮刺激毛囊生长的正常生理现象,女性异常长胡须可能源于雄激素过高。高雄激素血症需通过血 ...
    05-01
  •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
    30岁胡子发黄可能与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外部刺激或慢性疾病有关。1、营养不良: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或锌元素会影响黑色素合成,导致毛发色素减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牛肉、鸡蛋、深海鱼等优质蛋 ...
    05-01
  • 胡子有些金黄什么原因
    胡子有些金黄什么原因
    胡子呈现金黄色可能与遗传、营养缺乏、激素水平、外部环境或特殊疾病有关。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基因遗传导致毛囊黑色素合成较少,使胡须颜色偏浅或金黄。这种情况常见于北欧血统或家族中有类似特征者。无需特殊 ...
    05-01
  • 胡子能永久去掉吗
    胡子能永久去掉吗
    胡子可以通过医疗手段实现永久脱毛,主要方法包括激光脱毛、电解脱毛、光子脱毛、药物抑制毛囊生长以及手术切除毛囊。1、激光脱毛:激光脱毛利用特定波长的光能破坏毛囊黑色素,达到永久脱毛效果。适合肤色较浅、毛 ...
    05-01
  • 长胡子慢的男人正常吗
    长胡子慢的男人正常吗
    男性胡须生长速度慢属于正常生理差异,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毛囊敏感度、营养状态及生活习惯有关。1、遗传因素:胡须生长速度受基因显著影响。家族中男性普遍胡须稀疏或生长缓慢者,后代出现类似情况的概率较高。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