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国医大师徐景藩的独特养生秘笈

发布者:是风来了 时间:2018-12-20 15:41

小编导读

养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国医大师”徐景藩就有他独特的一套养生妙法。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有平时的饮食中,他都能得出养生的经验。今天小编就为您总结了徐景藩老师的养生之道。赶紧来看看吧!

国医大师徐景藩80余岁高龄之时,仍思维敏捷、行动自如,坚持在一线为患者服务,而这些都得益于他“饮食有节、防怒戒满、愉悦为贵、劳逸适度、丝竹琴声、体育强身”的养生之道。

恬淡随缘修心养性

●饮食有节体育强身劳逸适度

我认为,《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即是养生保健之道。我一贯主张饮食宜清淡,五味应适度,不要吃得过饱。平时我经常练习自己创造的松筋操、颈项操、呼吸操和眼保健操等,以达到强壮筋骨、抗老防衰的目的。此外,还应注意劳逸结合,按时休息。

●防怒戒满愉悦为贵擅用膏方

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太过与不及,都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去平衡。我常说人生在世,有一颗平常心,学会“随缘”二字,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即可消除诸多烦恼。此外,要有自信心但不能自满。

我不仅十分注重心理保健,作为脾胃病专家,我还有独特的养生膏方。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其主要表现为精力不济、头晕、腰酸、乏力等,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先要调脾胃,如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膏方(膏方是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不同与病情的需要,选择单味或多味药物组成方剂,制成补膏,用以补养身体)等。

●读书为乐泼墨挥毫丝竹琴声

我认为,读书养性是莫大之乐,特别是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各家学术,我反复阅读,温故知新,其中乐趣,难以言表。我把“心无机事,案有好书”作为养生座右铭。

除了读书临证,空闲时我还喜欢泼墨挥毫,临摹名家法帖,曾经一气呵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如行云流水、沉稳端庄。我认为书法为“纸上的太极、墨上的气功”,可陶冶人的性情,修心养性,排除心中的忧虑和烦恼。从书法艺术中吸取精神营养,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

自幼喜爱音乐的我,一生中没有离开过乐器,业余时间也常拉拉、弹弹、吹吹。到了老年,我改学电子琴,学习、工作之余,自娱自乐,有益身心。

活到老,学到老,服务到老,是我一生的不懈追求,保持本色,提倡和谐,乐在自然,也是我所领悟的岐黄之道。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根据我的实践经验,除了内服药物外,还需配合外治法,效果较佳——

口腔溃疡、胃痛、泄泻不妨试试外治法

专家解读: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发生在口腔、唾液腺、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脏器的疾病。临床上常将口腔及唾液腺疾病列为口腔科疾病,其余多为内、外科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我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些外治法,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口腔溃疡

●选取几个大而完整的鸡内金,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火上直接烧至焦黑,然后放在干净的白纸上,待冷却后研为细末,贮存于小瓶中。使用时把口腔漱干净,用少量鸡内金粉敷于患处。如果是舌尖溃疡,可将手洗净擦干,把少量鸡内金粉置于手掌中,用舌尖舔药粉即可。敷药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喝水,每日2~3次。尤适用于反复发作且无明显红、痛症状的口腔溃疡患者。

●取五倍子(炙)3个,生石膏10克,冰片0.3克,共研为极细末,取少量粉末敷于患处,或用少许蜂蜜调匀后敷之。每日2~3次。尤适用于红、痛症状较重的口腔溃疡患者。

胃痛

●夏日取鲜生姜500克,将其洗净、去皮、切片,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浓汁,均匀滴洒在平铺的棉花上,在烈日下晒干。用薄布包好,缝成约25厘米×20厘米的兜肚,在三个角上缝细绳,上角挂于颈部,左右两个角围在后腰上,下端悬垂,一般在秋后即可应用。适用于各种慢性胃痛者,尤其是受寒后胃痛易发作者。

●取芒硝30克,用薄纸包成方形,外加一层纱布,敷于胃痛部,再用布带围裹固定,晚上睡觉时加盖衣被,第二天早晨取下,清洁皮肤,如法再敷。如果是卧床患者,不分昼夜均可外敷,凡得温而使芒硝潮解者效果尤佳。潮解后取下,再如法外敷,直至疼痛控制后再用药1~2次。尤适用于因食滞内停而诱发胃痛的患者,或胃中郁热、脘痛有灼热感的患者。

泄泻

●取葱白适量,将其捣烂,加生姜汁适量调成糊状,外敷脐部或脐下5厘米处,塑料薄膜覆盖,纱布固定,每日1~2次。尤适用于急性泄泻患者。

●取芒硝30克,研为细末,加生姜汁适量调成糊状,外敷脐部,塑料薄膜覆盖,纱布固定,每日1次。尤适用于因食滞引起的泄泻等症。

温馨提示

儿童易患胃病,究其原因,不外乎吃冷饮太多(冬天、夏天都吃)、零食太滥、进食不定时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损害了脾胃功能。因此,为了防止孩子患胃病,要及时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锻炼自制力,不要贪恋冷饮和零食,不要挑食,要按时进餐。

我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服药方法——

糊剂卧位服药法

对于脾胃病的诊疗,临床多采用疏肝理气治法,用药注意刚柔相配、升降相须等,不断提高疗效。其中,对食管病的治疗主张调升降、宣通、润养,自创藕粉糊剂方和卧位服药法,力求治疗性药物能在食管稍稍停留,使药物对食管黏膜直接起作用。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脾胃病多发——

荐方治疗脾胃病

疏肝和胃汤:取苏梗、制香附、炒枳壳、佛手片各10克,炒白术、紫丹花各15克,鸡内金、炒陈皮各6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症。

养胃汤:取北沙参、石斛、炒当归、绿梅花、炒山药各10克,麦门冬、川百合、杭白芍各15克,木蝴蝶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尤适用于慢性胃病患者。

残胃饮:取炒白术、炒枳壳、制香附、柿蒂各10克,五灵脂6~10克,炒白芍、刀豆壳各15克,紫丹花15~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尤适用于残胃炎患者。

久泻方:取焦白术、焦山楂、补骨脂各10~15克,炒山药、仙鹤草各15~30克,焦白芍、茯苓各15克,炒防风10克,黄连2~3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尤适用于久泻者。

相关阅读

  •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减少可能由生理因素、心理压力、情感疏离、疾病影响或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引起。常见原因主要有激素水平变化、工作压力、沟通不足、慢性疾病及作息紊乱等。1、激素水平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睾酮和女性雌激 ...
    09-10
  •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这种日子能熬多久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这种日子能熬多久
    夫妻生活频率下降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与沟通质量、情感基础、压力水平等因素相关。短期内可通过主动调整改善,若长期持续可能影响关系稳定性。多数情况下,夫妻生活减少会经历1-6个月的过渡期。这个阶段往往由 ...
    09-09
  •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频率与年轻感可能存在关联,适度性生活可能通过促进激素分泌、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等方式延缓衰老,但过度可能适得其反。这种现象主要与生理调节、心理状态、伴侣关系等因素有关。1、激素调节规律性生活可刺 ...
    09-08
  • 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少越长寿呢
    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少越长寿呢
    夫妻生活频率与长寿的关系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适度规律的同房可能有助于身心健康,但过度或缺乏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适度的夫妻生活可通过促进内啡肽释放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规律的 ...
    09-08
  •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吗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吗
    夫妻生活频率与年轻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适度规律的性生活可能对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但过度可能适得其反。适度规律的夫妻生活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增进情感连接,这些因素可能间接影响精神状态和皮肤健 ...
    09-07
  • 夫妻生活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长寿
    夫妻生活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长寿
    夫妻生活频率与长寿的关系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适度调整,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健康。适度的夫妻生活有助于增进情感、缓解压力,但过度可能引发疲劳或生殖系统负担。适度频率的夫妻生活对身心健康有多重益处。规律性生 ...
    09-06
  • 夫妻生活越多感情越好吗
    夫妻生活越多感情越好吗
    夫妻生活频率与感情质量并非绝对正相关,适度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增进情感,但过度或不足均可能影响关系。和谐的夫妻生活需要双方在生理需求、情感沟通和生活压力之间找到平衡点。适度的夫妻生活能促进催产素和内啡肽分 ...
    09-05
  • 夫妻生活与长寿关系
    夫妻生活与长寿关系
    夫妻生活与长寿存在一定关联,适度的夫妻生活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规律的夫妻生活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同时促进情感交流和心理满足感。但长寿受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多因素综合影响 ...
    09-05
  • 夫妻生活太少怎么办呀
    夫妻生活太少怎么办呀
    夫妻生活太少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增加亲密互动、改善生活习惯、寻求专业帮助、缓解心理压力等方式改善。性生活频率减少可能与情感疏离、身体疲劳、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疾病、情绪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沟通方式坦 ...
    09-04
  • 夫妻生活太少容易出现的问题
    夫妻生活太少容易出现的问题
    夫妻生活太少容易导致情感疏离、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压力增加等问题。适度的亲密接触有助于维持关系和谐与身心健康。情感疏离是夫妻生活减少的常见后果。长期缺乏身体接触和亲密交流会使伴侣间的情感联结逐渐弱化,可 ...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