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慢性肾脏病的膏方调理

发布者:野稚 时间:2018-12-2 16:50

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素问直解》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要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阶段。

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使肾精充沛,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易疲劳等现象得到改善,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民谚有云:“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进补,春天打虎”。所以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冬季服用膏方的习惯。

那么,肾病患者服用膏方应注意什么呢?

膏方的适应人群

◆稳定期患者

膏方对多种肾脏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包括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等)、继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紫癜性肾病、狼疮性肾病、药物性肾损害、单纯性肾盂积水等)、中老年女性的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未经肾穿刺确诊的蛋白尿、血尿患者,凡病情稳定,血肌酐<110umol/L,血清白蛋白>30g/L,尿蛋白定量<2.0g/24h,尚须服中药调治者。

特别是对于顽固性血尿、中老年患者顽固性蛋白尿、中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膏方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而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急性发作期,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痛风急性发作期,肾病综合征见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等肾病急性期患者,以及严重肾病未控制患者,膏方暂不宜服用,应等到病情控制后再行膏方调理。

◆久病患者

中医有“久病入肾”之说,原发性肾病的早期,往往主要见风热、湿热、血热等邪实诸证,日久则见脾肾两虚、肾阴不足、肾阳虚等虚损之证;对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等继发性肾病,除了临床上见到一系列肾脏损伤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的表现外,在中医证型上也出现一系列肾气肾精不足、阴阳两虚证的症候,例如腰酸乏力、下肢酸软、夜尿频多等。因此,久病患者服用膏方治疗,常常有很好的疗效。

◆肾功能正常患者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着肾功能逐步下降,蛋白摄入量应相应减少,尤其肾功能中度受损(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或者血肌酐>177umol/L)后,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0.6~0.8克/公斤体重。而膏方之中,常常加入阿胶、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蛋白质含量较高,如果服用膏方,常常导致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同时,对于先天性孤立肾,或者因各种疾病导致一侧肾切除的患者,即使肾功能正常,但由于肾脏储备功能下降,在服用膏方时,也需要慎重考虑;同时,在服用膏方后,应定期复查肾功能。

◆中老年患者

人到中年后,生理功能由盛转衰,不少人出现腰酸背痛,夜尿频多,男性尿有余沥,女性排尿失禁,耳鸣,头昏眼花,思维能力记忆力下降、健忘失眠,容易疲倦,阳痿遗精、性欲减退,头发早白或脱发,牙齿松动、畏寒怕冷、女性月经量少等衰老征象;或长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精力“透支”而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睡眠不佳、心烦易怒、情绪低落等亚健康状态者,经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无明显器质性疾病,但多属于肾虚的范畴,需要及时膏方治疗,补肾填精,以增强体质,防止衰老。

膏方服用的时间

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古人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而目前中医一般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当然,患有慢性肾脏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常常需长时间进补,可以一次服用两料膏方,从立冬前一周服用到立春。

膏方服用的注意事项

◆服膏方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不宜饮浓茶,忌生食萝卜。膏方不能与牛奶同服,因为牛奶中富含钙、磷、铁,容易与滋补性中药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并稳定的化合物,致使牛奶和药物有效成分均受到破坏,甚至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

◆在服用膏方期间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时,应暂停服用,待感冒治愈后再继续服用。症状轻微者,在用感冒药治疗的同时,可酌情减量服用。

◆服用膏方时,应用少量开水烊化,早晨空腹服用,不应冷服。建议首次服用膏方的第一周,减半服用,每天服1次;如无不适,第二周开始改为每天服2次,早晨与晚上睡前1小时空腹服用。如空腹服用不适,可把服药时间放在饭后1小时左右。

◆部分患者服用膏方前,常常需要中药调理1-2周,俗称“开路方”。目的有二:一是“祛邪以利补虚”,通过祛风、清热、化湿等品祛祛除体内余邪;二是“健脾以助运化”,通过健脾、理气、化湿等药物调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更好地发挥膏方补益的作用。

相关标签: 月经

相关阅读

  • 常过夫妻生活有好处吗
    常过夫妻生活有好处吗
    适度的夫妻生活对身心健康有多方面益处。规律性生活有助于增进伴侣感情、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以及促进心血管健康。夫妻生活能促进伴侣间的情感交流,通过身体接触释放催产素等荷尔蒙,帮助建立更深层 ...
    08-11
  • 30岁长白胡子正常吗
    30岁长白胡子正常吗
    30岁长白胡子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遗传、压力、疾病等因素有关。白胡子通常由黑色素减少或毛囊功能变化导致,需结合具体原因判断。遗传因素是30岁出现白胡子的常见原因之一。若家族中有早年白发的成员,个 ...
    08-10
  • 30岁为什么胡子黄了
    30岁为什么胡子黄了
    30岁胡子变黄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吸烟、药物影响或局部皮肤疾病有关。建议观察伴随症状,必要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毛囊黑色素合成减少,使胡须颜色变浅或发黄。部分人群天生酪氨酸酶活性较低 ...
    08-09
  •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引起的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引起的
    30岁胡子发黄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吸烟、肝胆疾病、真菌感染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毛发色素合成较少,可能出现胡须颜色偏黄的情况。这类生理性发黄通 ...
    08-08
  •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造成的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造成的
    30岁胡子发黄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吸烟、长期日晒或某些疾病有关。主要有遗传性毛发色素异常、维生素缺乏、烟草焦油沉积、紫外线损伤以及肝胆疾病等因素。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毛发色素合成较少,表现为胡 ...
    08-08
  • 30岁胡子变白是衰老的表现吗
    30岁胡子变白是衰老的表现吗
    30岁胡子变白不一定是衰老的表现,可能与遗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因素有关。过早出现白胡子需结合具体原因分析。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导致毛囊黑色素细胞功能提前衰退,可能出现30岁前胡子变白的 ...
    08-07
  • 少精对身体的影响
    少精对身体的影响
    少精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长期存在可能伴随睾丸功能减退或内分泌紊乱。少精症通常由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感染、激素水平异常、不良生活习惯、染色体缺陷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1.生育能力下降精子数 ...
    08-07
  •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同房频率没有统一标准,通常1-4周一次均属正常范围,具体需根据双方健康状况与意愿调整。性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自然减退,但适度性生活仍有助于增进情感与身心健康。老年夫妻的同房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条 ...
    08-06
  •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克服心理性障碍需要结合心理调整、行为干预和专业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调整、渐进式暴露训练、伴侣支持、心理咨询及必要时药物辅助等方式。心理性障碍多与焦虑、创伤经历或错误认知有关,需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1 ...
    08-06
  •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白癜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调理或治疗。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早白发的家族遗传倾向,毛囊黑色素细胞提前衰退会导 ...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