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裤子时闻到腥臭味可能与局部卫生不良、妇科炎症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外阴炎、尿路感染等,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

日常清洁不足或内裤更换不及时会导致会阴部细菌滋生,产生带有鱼腥味的分泌物。这类情况通常伴随外阴轻微瘙痒,分泌物颜色可能呈灰白色。改善方式包括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久坐潮湿环境。若异味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灼热感,需考虑病理性因素。
细菌性阴道炎是育龄女性常见病因,特征为稀薄灰白分泌物附着于裤裆,腥臭味在经期或性交后加重。相关症状包括排尿刺痛、阴道黏膜充血,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或性伴侣传播有关。确诊需通过妇科检查及分泌物化验,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等处方制剂。
尿路感染也可能通过尿液沾染内裤产生异味,尤其伴有尿频尿急时。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隐痛或低热,常见于饮水不足或憋尿人群。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老年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更易反复感染,可配合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
建议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穿紧身牛仔裤或化纤材质裤子,运动后及时清洁会阴。若异味伴随分泌物颜色异常、外阴溃疡或盆腔疼痛,应尽早就医进行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日常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