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洗器没有消毒可能引发感染风险,建议使用前严格消毒。冲洗器未消毒时,残留的微生物可能通过接触黏膜或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导致局部炎症或全身感染。
日常使用的冲洗器若未彻底消毒,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在潮湿环境中繁殖,使用后可能诱发尿道炎、阴道炎等疾病。塑料材质的冲洗器表面可能存在细微划痕,这些部位更易藏匿微生物,普通清水冲洗难以清除。重复使用未消毒的冲洗器,感染概率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而上升。
医用级冲洗器在出厂前会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处理,但开封后仍需定期消毒。家用冲洗器建议每次使用后拆卸各部件,用沸水煮沸5分钟以上,或浸泡在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硅胶材质的冲洗器耐高温性能较好,可采用蒸汽消毒柜处理。消毒后应置于干燥环境晾晒,避免潮湿状态下密封储存。
使用冲洗器前应检查消毒效果,发现异味、霉斑或材质老化应立即更换。特殊人群如术后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建议选择一次性无菌冲洗器。出现使用后瘙痒、灼痛等不适症状,需暂停使用并及时就医。正确消毒的冲洗器才能保证清洁效果,避免因器具污染造成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