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使用避孕套本身无直接健康危害,但过早性行为可能带来心理、生理及社会风险。青少年生殖系统未完全成熟,性行为可能导致意外妊娠、性传播感染、心理压力等问题,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部分风险,但须结合性教育引导。

避孕套是有效的物理屏障避孕方式,能减少性传播疾病和意外妊娠概率。但青少年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生殖器官敏感度高,不当使用可能引发局部摩擦不适或过敏反应。部分劣质避孕套含致敏成分,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肿瘙痒。选择正规品牌、适合尺寸的产品,并配合水溶性润滑剂可降低此类风险。

心理和社会影响更需关注。青少年性观念未成熟,过早性行为易产生愧疚、焦虑等情绪,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缺乏性知识可能导致避孕套使用失误,如佩戴时机不当、存放过期产品等。部分地区未成年人性行为涉及法律风险,监护人需加强沟通引导。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避孕知识,医疗机构可提供匿名咨询服务。

青少年应优先关注身心健康发展,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家长发现子女有性行为迹象时,应避免指责,转而提供科学避孕指导和情感支持。学校与家庭需共同开展性教育,强调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若已发生高危性行为,应及时就医排查性传播疾病,必要时采取紧急避孕措施。正规医疗机构可提供保密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