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炎通常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排尿不适等症状,不同病因引起的阴炎症状存在差异。阴炎可能由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引起,需通过分泌物检查明确诊断。
外阴瘙痒是阴炎最常见的症状,可能伴随灼热感或刺痛。细菌性阴道病引起的瘙痒程度较轻,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常导致剧烈瘙痒,夜间加重。滴虫性阴道炎可能伴有外阴红肿。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穿着透气棉质内裤。
细菌性阴道病分泌物呈灰白色、稀薄且有鱼腥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泌物为白色凝乳状或豆腐渣样;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量通常明显增多,可能沾染内裤。发现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洗液冲洗阴道。
部分阴炎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疼痛、尿频或尿急等症状。滴虫性阴道炎更容易引起尿道刺激症状,严重时可能合并尿道炎。排尿后擦拭应从前向后,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每日饮水保持尿量充足,有助于冲刷尿道。
阴道黏膜炎症可能导致性交时疼痛或不适,常见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萎缩性阴道炎。急性期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加重黏膜损伤。伴侣需同步治疗某些特定类型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皮肤可能出现发红、肿胀或皮疹,严重时伴有皲裂或溃疡。假丝酵母菌感染常见外阴潮红伴白色伪膜,接触性皮炎可能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外用软膏缓解症状。
出现阴炎症状建议及时妇科就诊,通过分泌物常规、pH值检测或培养明确病因。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更换内裤并用开水烫洗。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避免长时间使用护垫。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酸奶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