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女性疾病

乳腺癌有六大高危因素 四类女性更应重视预防

发布者:碧飞云天 时间:2022-10-5 14:00

乳腺癌的出现,让好多患者特别痛苦,它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平时我们也要清楚它的致病因素,而且也要注意生活当中合理的预防措施。

乳腺癌病因

1、遗传因素:家族中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 3倍。乳腺癌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许多乳腺癌患者呈现家庭聚集现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重视乳房自检,或定期复查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

2、乳房疾病:乳腺小叶增生、纤维腺瘤等乳腺疾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倍。长期乳腺疾病患者应积极合理治疗定期跟踪观察。

3、月经生育:初次月经年龄超过13岁的人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年龄超过17岁的人的2.2倍,闭经年龄超过55岁的人的危险性大幅度增加的未生育者的风险比生育者高,生育晚者的风险比早者(以35岁为界)高

4、药物因素: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青春期长期口服避孕药替代避孕措施,绝经后常年补充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5、饮食因素:高脂肪饮食,长期饮酒可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脂肪饮食改变内分泌环境,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刺激,增加乳腺癌的危险系数。

6、情志因素:这一点缺乏大数据支持,但回顾许多乳腺癌病例确实有这一点,许多患者在发病前严重影响过情绪事件,心情消极,缺乏社会心理支持。

乳腺癌高发人群

1、生理期过早或绝经很晚的女性:一般来说,女性在12、13周岁的时候,出现月经初潮,但是,有些人的初潮来的很早,提前几年都有存在,这样容易增加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2、患乳腺增生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确实与乳腺增生有关。身体增生组织对药物敏感,容易引起囊性增生。

3、经常人工流产的女性:有些女性平时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意外意外地怀孕了。这个时候,想丢孩子,但是不想。在这个人工流产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乳腺癌。这是因为妊娠实际上是妊娠过程,人工流产会导致妊娠中断,体内荷尔蒙水平会下降,刚发育的乳腺停止生长的可能性很高,影响乳房健康,乳房出现肿块,形成乳腺癌。

4、精神异常的女性:有时候,女性的感情受到压迫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生活习惯、工作压力过大会引起精神异常,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实际上体质酸化,身体机能下降,血气不好,内分泌激素失调

预防乳腺癌

1、提倡母乳喂养:美国科学家的大规模调查显示,13%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在分娩后没有正常哺乳。如果产后能正常给孩子喂奶一年,乳腺癌的发病率比产后人工喂养的女性低50%。研究认为,雌激素过多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哺乳能抵抗卵巢分泌过多的雌激素,减少乳腺细胞增殖过多。所以提倡母乳喂养不仅对孩子健康有益,还是预防母亲患乳腺癌的有力措施。

2、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南希博士及其同事长期观察120名幼年胸腺过大接受x射线治疗的女性,与2469名未接受x射线治疗的女性姐妹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未接受x射线治疗的女性近4倍。加拿大学者还发现,儿童或少年时代即使因肺结核接受胸部x线检查,成年后乳腺癌的危险性也显着增加。研究人员建议小时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和治疗,这是预防乳腺癌的不容忽视的措施。

3、适当限制脂肪摄取量:《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报道加拿大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与脂肪摄取量有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随着脂肪摄取量的增加而增加。多吃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丰富的蔬菜,可以抵抗一般细胞增生性乳房疾病,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日本人民摄取总蔬菜和动物脂肪的比例从50年代的2.11下降到现在的1.06,伴随着乳腺癌的发病率倍增。为了预防乳腺癌,应该多吃新鲜蔬菜,适当限制脂肪摄入量。

4、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预防乳腺癌,降低乳腺癌手术后复发率。这可能是因为维生素D可以调节人体防御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来自皮肤中的麦角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转变而成。现代科学家指出,为预防乳腺癌,尤其是在日光照射不足的冬季,要注意多晒太阳。长期在看不到太阳的高楼工作的女性,应该更加重视太阳的照射。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

5、精液预防乳腺癌:近年研究表明:凡有正常性生活的妇女,丈夫的精液有规律地作用内外生殖器,对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等处能起到有益的消毒杀菌作用。与间隔过久或多年不过性生活的妇女相比,患阴道炎、子宫炎、子宫内膜炎与输卵管炎的机会要少得多。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又发现,精液还有预防乳腺癌作用。对300名已婚妇女的6年调查显示,使用避孕套的35-62岁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比服用避孕药与采用其他方式避孕的妇女高5倍。研究表明,精液在保持体内激素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预防,至少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因此,育龄夫妇选择避孕措施时应综合考虑,不应只选择避孕套。

6、和谐性生活:乳房是女性主要性敏感区之一,女性正常经期前后乳房有明显变化。这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乳腺癌的动物实验也证明雌激素代谢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乳房在性生活时有明显的静脉充血,此时,乳房略有增大,乳头因肌肉收缩而竖起,乳晕变红增厚。性高潮时乳房可有轻微抖动之感。性反应消退后,乳房又可恢复到原有形态,此过程一般持续15-30分钟。当性反应不协调时,女性可有乳胀和胸部不适应感。

7、体育运动预防乳腺癌: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健康素质。科学家研究发现,1000名40岁以下妇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4小时以上的妇女比不爱体育活动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小50%以上。对于女运动员来说,大运动量会影响排卵,训练期间经常会错过月经,月经不来,初潮迟缓,乳腺癌的危险性相应减少。医学证明,雌激素对乳腺癌有影响,运动会导致月经紊乱,减少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影响,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

8、戴胸罩应及时缓解:美国疾病研究所1963年11月对近5000名女性进行研究,戴胸罩每天超过12小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胸罩压迫胸部,阻碍淋巴液的正常流通。因此,晚上要松开胸罩,有些女性习惯戴胸罩睡觉,为了防止诱发因素,必须更换上托型或其他宽松的胸罩。

相关标签: 精液

相关阅读

  • 穿裤子都能闻到腥臭味
    穿裤子都能闻到腥臭味
    穿裤子时闻到腥臭味可能与局部卫生不良、妇科炎症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外阴炎、尿路感染等,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日常清洁不足或内裤更换不及时会导致会阴部细菌滋生,产生带有鱼腥味的分 ...
    11-08
  • 穿宽松内裤的好处和坏处
    穿宽松内裤的好处和坏处
    穿宽松内裤通常有助于保持会阴部透气干燥,但过度宽松可能影响运动舒适度。选择内裤需根据个人活动需求、体型及健康状态综合考量。宽松内裤能减少对生殖器的压迫,降低局部摩擦和出汗概率,尤其适合久坐人群或湿热环 ...
    11-08
  • 穿宽松的内裤好不好
    穿宽松的内裤好不好
    穿宽松的内裤通常是有益的,尤其适合日常活动量较大或存在生殖健康需求的人群。宽松内裤能减少摩擦、促进透气,降低局部潮湿和细菌滋生风险,但特殊场合可能需要选择适度贴身的款式。宽松内裤的主要优势在于提升舒适 ...
    11-08
  • 穿久了的内裤怎么处理最好呢
    穿久了的内裤怎么处理最好呢
    穿久了的内裤建议及时更换,通常使用3-6个月后应丢弃处理。内裤长期穿着会导致纤维变形、透气性下降,还可能滋生细菌引发健康问题。内裤作为贴身衣物,每天接触会阴部分泌物、汗液及排泄残留物。即使每日清洗,棉质 ...
    11-06
  • 穿久了内裤发黄什么原因
    穿久了内裤发黄什么原因
    穿久了内裤发黄可能与汗液残留、泌尿生殖系统分泌物、洗涤不当、妇科或男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发黄现象通常由生理性原因引起,少数情况下需警惕病理性因素。汗液中的尿素和盐分氧化是内裤发黄的常见原因。夏季或运动后 ...
    11-06
  • 18岁女孩家长该怎么管
    18岁女孩家长该怎么管
    18岁女孩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沟通、尊重独立性、设定合理边界、关注心理健康、引导责任意识等方式进行科学管教。18岁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需平衡自主权与必要引导。1、信任沟通保持每日15-30分钟平等对话, ...
    11-06
  • 穿旧了的很多内裤怎么处理
    穿旧了的很多内裤怎么处理
    穿旧了的内裤可以通过剪碎丢弃、改作抹布、回收利用等方式处理。旧内裤不建议继续穿着,可能因材质老化导致透气性下降或细菌滋生。剪碎丢弃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用剪刀将内裤剪成碎片后装入垃圾袋,避免被他人捡拾使 ...
    11-06
  • 穿久的内裤怎么处理
    穿久的内裤怎么处理
    穿久的内裤建议及时更换,避免因材质老化或细菌滋生影响健康。内裤作为贴身衣物,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变形、发黄、弹性下降等问题,还可能积累细菌和分泌物残留。内裤的更换周期通常为3-6个月,具体需根据使用频率和 ...
    11-05
  • 女性痛经治疗有哪些方法
    女性痛经治疗有哪些方法
    女性痛经可通过热敷、服用止痛药、口服避孕药、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痛经可能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宫颈狭窄等因素有关。1、热敷下腹部热敷有助于放松子宫肌肉,改善 ...
    11-04
  • 女性私处过敏有哪些对策
    女性私处过敏有哪些对策
    女性会阴过敏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穿着透气衣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会阴过敏可能与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化学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瘙痒、红 ...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