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生活经验

女人如何护理好私处 女性护理私处这几件事很重要

发布者:小婷呀 时间:2021-9-30 15:48

女人如何护理好私处呢?女性朋友都知道私处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女性朋友们应该掌握一下护理私处的办法,下文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女人如何护理好私处。

每个女人都有个私密花园,我们每天给它沐浴、更衣,让它保持清新、健康。但你知道吗,在我们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该怎样关注它?生理期、孕期、新妈期,在这些非常时期它会有不同的脆弱点,爱自己的女人更应该给私地带最特别的呵护。

这里是事故多发地带

私密处的阴道是月经出血和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分泌物的排出管道,在我们8 岁前,它一直处于睡眠状态。8 岁以后,性器官逐渐觉醒。随着长大,月经来了,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阴道所处的位置,注定它会麻烦不断。它的上端开口处前方是尿道口,后方是肛门,很容易遭受病原体污染。这里既有常驻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又可因性接触,而临时带入多种病原体。

而女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危险因素,清洁的要点也会不同。我们只要记住洁阴的原则:维护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线,不破坏阴道内的生态平衡,不让外界的病原体进入阴道,就能在每个特殊时期保护私密地带健康。

私地带的天然防御阴道虽然麻烦特别多,但也有保护自己的方法。它的自净防御工事有三重:

1、外阴两侧的小阴唇经常合拢关闭,阴道前后壁又紧贴在一起,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

2、阴道的上皮细胞在雌激素影响下,能够发生周期性变化并脱落,是一种自然的新陈代谢;

3、由于正常细菌的作用,这个空间的酸碱度保持在pH 值3.8 ~ 4.5 之间,这样,大多数适应在碱性环境中生存的致病菌就不能在此生长繁殖。

非常时期非常呵护

正常期阴道表现

月经刚完时,你会觉得分泌物很少,上没什么痕迹。这时宫颈没有黏液,呈酸性,精虫在这里不能成活。过了几天接近排卵期了,宫颈开始分泌黏液流到子宫,用来润滑子宫内壁,给精虫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时分泌物增多,还会从阴道流出来,从内裤上就能看到分泌物是白色的,淡淡发黄、发黏、清稀发亮,有时好像呈淡奶油色。排卵期过后,分泌物减少,这种状况要维持到

呵护要点

1、你应该有自己的专用毛巾,在淋浴时用流动的水清洗私处。

2、每次排泄后,最好养成用温水清洗的习惯,以免肠道细菌趁机拐入阴道,引起炎症。

3、每天都要饮用足够的水,做爱之前更应该多喝一些水,之后最好排尿,这样可以减少在尿道滋生的细菌。

4、跟你亲热前,让他洗干净再来。男人的包皮内往往容易存着病菌,很容易被带入阴道,引起感染。

5、平时分泌物很多时,可以用吹风机调成温风在洗完澡后吹干阴部,洗完澡后要在阴部较干之后再穿内裤。现在也有不少人在家中只穿裙子不穿内裤,或是睡觉时不穿内裤,这对阴部其实也是比较好的,能让它有通风、干燥的机会。但卧具要经常更换,保持清洁。

6、卫生用品的选择要注意,少用含香料、颜料或含有除臭成分的护垫、卫生纸。此外,不可用肥皂或是沐浴乳清洗私处,因为普通沐浴液和香皂大都呈碱性,PH 值在7 以上,容易破坏阴道弱酸环境,导致妇科疾病。

7、最好穿着吸收力强且透气的全棉内裤,在炎热的季节,最好不要穿紧身裤袜,在公共场所落座时尽量不穿着超短裙,避免让内裤接触座位。

8、内衣裤的清洗要与其他衣服分开,并且用温和的洗衣剂清洗。一些去垢剂或是柔软精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觉得不对劲,最好不要用。

9、不要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冲洗阴道,以防菌群失调引起炎症,例如霉菌性阴道炎。

女性私处护理的重要性

正确的护理方式能够预防很多妇科疾病,那么女性私处究竟怎样护理呢?

现在很多女性都已经意识到了私处的护理对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每天也进行护理工作,但还是有很多女性对私处健康环境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有一部分人正在用错误的方法来护理私处,因此女性朋友应该学会对私处的正确护理方式。

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部的PH值在4.0-5.5之间,此弱酸性环境维持着私处的自我清洁功能,一旦由于某种原因,私处的PH至发生变化,就会破坏这种弱酸性环境,造成菌群失调,私处的天然防护屏障就会破坏,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导致感染。

正常的情况下,女性每天只需用温开水来清洗外阴即可,但最好不要用没有消过毒的生水,生水中可能存在某种致病菌而导致阴部感染。也不能用普通的清洁产品清洗,如肥皂、沐浴液等,因这些产品中的成分一般都呈碱性,会破坏私处的弱酸性环境,用这些产品清洗常常会使私处变得干涩、紧绷。

但是当女性私处患上炎症的时候,例如阴道炎、白带异常等疾病时,就要使用妇炎洁植物本草洗液等私密护理产品,快速杀菌,给私密处持久的健康防护。

年轻女性如何进行私处护理

其一,注意阴部卫生。

少女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月经的来潮和白带的分泌,少女对于此往往茫茫然,一时不知所措,由此易患青春期阴道炎。因此,应注意经期卫生,正确使用消毒后的卫生纸巾,内裤要在日光下照晒,借以紫外线消毒;经常洗澡;睡前用温水清洗外阴,洗盆专用;大便后,手纸应由前向后擦,小便后用卫生纸擦干净。

其二,防止罹患“时装性阴道炎”。

青春少女随着审美观念的增强,追求体形美,故各种体形裤倍受青睐。此类裤子裤裆瘦短,布质厚,弹性不佳,透气不良,这就使得前有尿道口、后有肛门的阴道倍受窘迫,阴道的分泌物不得排泄,会阴部处于温热、潮湿的状态,各种致病菌在此环境下最容易生长、繁殖,容易罹患时装性阴道炎。因此要少穿或不穿体形裤,合理着装,尽量选用合体、布料弹性好、透气良的时装,以防后患无穷。

其三,洁身自爱,守身如玉。

毋庸讳言,近年来,个别少女出于种种原因,过早地发生了性行为,患上了性病性阴道炎。对此,少女应自强、自尊、自爱,正确认识人生价值观,洁身自爱、守身如玉,杜绝性乱。

其四,合理应用抗生素。

少数少女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广谱)和激素治疗某些疾病,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而患霉菌性阴道炎。因此,少女患炎性疾病,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时,请遵医嘱,尽量不与激素合并用药。

其五,防止性病的间接感染。

少女在公共浴所洗浴时,应自带浴盆、浴巾,尽量淋浴而不要盆池浴,防止阴道滴虫、淋病菌或其他性病等间接感染,同时亦应掌握相应的性病知识,防止性病的间接接触感染。

相关标签: 阴道

相关阅读

  • 安全套会引起炎症吗
    安全套会引起炎症吗
    正确使用合格安全套通常不会引起炎症。安全套可能引发不适的情况主要有材质过敏、润滑剂刺激、使用方式不当、产品储存问题、个人卫生疏忽等。1、材质过敏:乳胶安全套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使用后外阴或阴茎皮 ...
    10-27
  • 鹌鹑蛋吃了会性早熟吗
    鹌鹑蛋吃了会性早熟吗
    鹌鹑蛋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性早熟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内分泌异常、环境激素暴露等因素有关,日常适量食用鹌鹑蛋不会显著干扰儿童激素水平。鹌鹑蛋的营养成分与鸡蛋类似,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及维生素B族等物质 ...
    10-27
  • 鹌鹑蛋吃了早熟
    鹌鹑蛋吃了早熟
    适量食用鹌鹑蛋通常不会导致早熟。鹌鹑蛋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鹌鹑蛋的营养成分与鸡蛋类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A ...
    10-27
  • 鹌鹑蛋孩子吃了会性早熟吗
    鹌鹑蛋孩子吃了会性早熟吗
    鹌鹑蛋孩子吃了通常不会导致性早熟。鹌鹑蛋的营养成分与鸡蛋类似,主要含优质蛋白、卵磷脂及矿物质,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其含有直接诱发性早熟的激素成分。鹌鹑蛋的激素含量极低,且与日常饮食中的其他动物性食品相 ...
    10-27
  • 青少年长期玩手机会得什么病
    青少年长期玩手机会得什么病
    青少年长期玩手机可能引发视力下降、颈椎病、睡眠障碍、心理问题及肥胖等健康问题。主要原因包括蓝光辐射、不良姿势、生物钟紊乱、社交依赖和久坐行为。1、视力下降: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会损伤视网膜细胞,导致视疲 ...
    10-26
  • 鹌鹑蛋吃了会不会性早熟
    鹌鹑蛋吃了会不会性早熟
    鹌鹑蛋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性早熟的发生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鹌鹑蛋作为普通食物,适量食用不会对性激素分泌产生显著影响。鹌鹑蛋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儿童生长发 ...
    10-26
  • 鹌鹑蛋宝宝吃了性早熟吗
    鹌鹑蛋宝宝吃了性早熟吗
    鹌鹑蛋不会直接导致宝宝性早熟,但需注意适量食用。性早熟通常与遗传、内分泌异常、环境激素暴露等因素相关,食物影响较小。鹌鹑蛋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适量食用有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其胆固醇 ...
    10-26
  • 怎么买安全套的尺寸
    怎么买安全套的尺寸
    安全套尺寸选择需根据阴茎勃起时的周长和长度综合判断,主要参考标准有标称宽度、长度范围及材质延展性。常见尺寸分为特大号标称宽度≥56毫米、大号52-56毫米、中号49-52毫米、小号≤49毫米,特殊尺寸需通过测量定制 ...
    10-25
  • 被父母发现搞对象怎么办
    被父母发现搞对象怎么办
    被父母发现谈恋爱后,保持坦诚沟通并展示责任感是关键。青少年可通过主动交流恋爱观、平衡学业与情感、建立健康边界等方式处理。1、主动沟通选择合适时机向父母说明恋爱情况,避免隐瞒或对抗态度。可简要介绍对方基 ...
    10-25
  • 阿胶小孩吃了会不会早熟呀怎么回事
    阿胶小孩吃了会不会早熟呀怎么回事
    阿胶小孩少量食用一般不会导致早熟,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干扰内分泌。阿胶主要由驴皮熬制而成,含有胶原蛋白和少量激素成分,可能由遗传代谢异常营养过剩外源性激素摄入个体体质差异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早熟现象,可通 ...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