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生活经验

你必须了解哪些避孕的常识

发布者:逆风驴 时间:2021-9-18 17:06

谈到避孕措施,一些关键事实并不为多数女性所了解,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到底,哪些避孕的常识需了解?快跟随小编来看看哪些避孕的常识需了解!

1、女性常用的避孕方法

女用避孕方法较多,常用的有避孕药物、节育环、输卵管结扎或堵塞、阴道隔膜、阴道避孕药环,其他还有安全期和哺乳期避孕等。

避孕药的种类很多,有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探亲避孕药、皮下埋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等,其中应用最多的力短效避孕药,如能正确服用,避孕效果几乎达百分之百。长效避孕药每月只使用1次,有的可2-3个月使用1次;可以减少天天服药的麻烦,避孕效果略逊于短效避孕药。皮下埋植避孕药一次埋植可避孕5年左右,由于国内尚未生产,目前靠进口,故还不能广泛使用。探亲避孕药为速效避孕药,主要适用于探亲夫妇,也适用于新婚夫妇。外用避孕药主要作用是杀死精子其中以避孕药膜效果最好,避孕药膏效果较差。

节育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长效避孕工具。常用的为不锈钢圆形环,这种节育环一次放入可以避孕20年左右,缺点是脱落率和带环怀孕率较高。带铜节育环的避孕效果较好,脱落率和带环怀孕率均较低,目前已在各地推广使用。

阴道避孕药环使用方法简便,避孕效果也不错,有些地区已在推广使用。 阴道隔膜使用时比较麻烦,如不能正确掌握放置技术,容易导致失败,所以不能广泛使用。输卵管绝育手术为一种永久性避孕措施,一次手术可以终身避孕,特别适用于不再生育或因病不能生育的妇女。安全期和哺乳期避孕方法不易正确掌握。容易导致失败,所以不宜推广使用。

2、如何保证避孕不失败

妇女结婚以后还有20多年的生育期,目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所以妇女在整个生育期内绝大部分时间需要坚持避孕,否则会造成失败。那么,如何才能保证避孕不失败呢?

首先,夫妇双方必须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应高度重视避孕,任何时候(如哺乳期)都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避孕是夫妇双方的事,尤其是丈夫更要关心、爱护和体贴妻子,不能把避孕的事完全推给女方。为了妻子的健康,丈夫要多承担一些责任,不能只图一时方便,造成避孕失败,给妻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很多,各有特点,在选择避孕方法时,既要考虑到方便,更要考虑到效果,还要根据个人的情况,特别是女方的健康情况和所处不同时期的特点,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切实可行而有效的避孕方法。有些避孕方法,如安全期避孕、哺乳期避孕以及体外排精避孕等,因避孕效果不可靠,尽量不要使用。

要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阴道隔膜等外用避孕工具,否则就会造成失败。如使用外用避孕工具万一失败了(如避孕套破裂),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怀孕。

总之,避孕是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

关于避孕有哪些知识需要了解?

疑惑1、体重能起到避孕的作用吗?

答:介于18-39岁年龄段的女性,如果体重等于或大于58公斤,口服避孕药有60%可能失败,尤其是雌性激素指标偏低者。体重过高的女性新陈代谢较快,需要更多的荷尔蒙以防止受孕。而且,避孕药有溶脂作用,可能“呆”在体内贮存脂肪的地方,无法到达应该到的血液中真正发生作用。要是你的体重超过58公斤,最好请大夫推荐其他更为可靠的办法,如宫内避孕器,或避孕药和避孕套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

疑惑2、经久不衰的是最有效的避孕方式嘛?

答:实际上,有不少相当有效的避孕方法不为你知晓,从来不曾想像过,也没人向你推荐过。好奇吗?宫内避孕器(IUD)即其中一例。

这是置入子宫内的T状小型避孕器,由灵活的软塑料制成,必须由大夫帮助你嵌入体内。之后,即使卵子已经受精,也不会在子宫里着床成长,只要没什么异常,一两年不管都可以,且不会给性爱添麻烦,非常方便。

其他不宜人群:有极度子宫后屈、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者;月经量和分泌物过多者。

正确操作:由大夫诊察→判断是否适用→选择形状→选择时间(月经后几天,最迟不超过一周)→请大夫操作→每年检查一次。

疑惑3、避孕套的隐患有哪些?

答:多数避孕套都是用杀精子的nonnoxynol-9制成,它对防止性病感染不仅无效,反而可能加大感染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染病的危险。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破坏精子细胞薄膜达到避孕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阴道边缘的保护膜也可能一同遭破坏。美国药品管理局认为,由于细胞受破坏,用避孕套感染性病的危险性加大,正考虑在含有杀精成分的成品上贴警告标签。

使用得当,以免后患:指尖捏住顶端的小口袋,排除里面空气,如有空气残留,顶端鼓起,中途可能脱落。套在勃起的生殖器上,将卷曲部分一圈圈打开,不要卷入阴毛,不要有褶皱。从性交一开始就戴上效果更好。注意使用后的处理方式,抽出时要按住根部慢慢拉出,否则可能脱落在阴道内。射精后暂时不离开身体的话。

疑惑4、严格服药时间有什么用?

答:口服避孕药原理是通过服用性激素,人工制造类似妊娠状态,抑制排卵。如果用法正确,是一种能获得极佳避孕效果的避孕药品。其特点是效果可靠,使用简便。

但因含有雌激素,应先接受大夫诊察和判断才可服用。开始服用时,无须等整整一个月就会见效,不一定非要从某个星期日开始。或许很多人听说过最神奇的数字是7日,这纯属子虚乌有!服药一周后,还需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避孕套)。

荷尔蒙对防止排卵很有效,之后,你大可忙着寻欢作乐,不必担心有“漏网之鱼”,当然,别忘了前提条件是你和他都没有性病史。不管药品包装上标明了哪些注意事项,你可从每周的任何一天开始服用,关键是要日数无误,不漏服。务必从星期日开始的说法在医学上站不住脚,如果有此说明,也只是为了防止女性周末不来月经。如果已经服药,但又想调整开始的日期,如何做最稳妥?“宽心药”将导致停经,不必算着某个星期日才开始新一轮,可提早服用,任何一天,只要你愿意。其失败的原因多是因为忘记服用。

记住:一片药的效力只能持续24小时,过48小时后效力为0。如果忘记,36小时内还算安全,要赶服一片,以后仍按规定服用。两天以上忘服者,可中止,等下次月经后重新开始。可能的副作用:服用期恶心,因为身体会对妊娠状态起反应,10-15日消失;初期可能发胖,有不正常的出血现象。长期服用者,应该避免立即妊娠,至少间隔4个月左右的时间比较好。

相关标签: 阴道

相关阅读

  • 安全套会引起炎症吗
    安全套会引起炎症吗
    正确使用合格安全套通常不会引起炎症。安全套可能引发不适的情况主要有材质过敏、润滑剂刺激、使用方式不当、产品储存问题、个人卫生疏忽等。1、材质过敏:乳胶安全套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使用后外阴或阴茎皮 ...
    10-27
  • 鹌鹑蛋吃了会性早熟吗
    鹌鹑蛋吃了会性早熟吗
    鹌鹑蛋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性早熟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内分泌异常、环境激素暴露等因素有关,日常适量食用鹌鹑蛋不会显著干扰儿童激素水平。鹌鹑蛋的营养成分与鸡蛋类似,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及维生素B族等物质 ...
    10-27
  • 鹌鹑蛋吃了早熟
    鹌鹑蛋吃了早熟
    适量食用鹌鹑蛋通常不会导致早熟。鹌鹑蛋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鹌鹑蛋的营养成分与鸡蛋类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A ...
    10-27
  • 鹌鹑蛋孩子吃了会性早熟吗
    鹌鹑蛋孩子吃了会性早熟吗
    鹌鹑蛋孩子吃了通常不会导致性早熟。鹌鹑蛋的营养成分与鸡蛋类似,主要含优质蛋白、卵磷脂及矿物质,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其含有直接诱发性早熟的激素成分。鹌鹑蛋的激素含量极低,且与日常饮食中的其他动物性食品相 ...
    10-27
  • 青少年长期玩手机会得什么病
    青少年长期玩手机会得什么病
    青少年长期玩手机可能引发视力下降、颈椎病、睡眠障碍、心理问题及肥胖等健康问题。主要原因包括蓝光辐射、不良姿势、生物钟紊乱、社交依赖和久坐行为。1、视力下降: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会损伤视网膜细胞,导致视疲 ...
    10-26
  • 鹌鹑蛋吃了会不会性早熟
    鹌鹑蛋吃了会不会性早熟
    鹌鹑蛋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性早熟的发生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鹌鹑蛋作为普通食物,适量食用不会对性激素分泌产生显著影响。鹌鹑蛋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儿童生长发 ...
    10-26
  • 鹌鹑蛋宝宝吃了性早熟吗
    鹌鹑蛋宝宝吃了性早熟吗
    鹌鹑蛋不会直接导致宝宝性早熟,但需注意适量食用。性早熟通常与遗传、内分泌异常、环境激素暴露等因素相关,食物影响较小。鹌鹑蛋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适量食用有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其胆固醇 ...
    10-26
  • 怎么买安全套的尺寸
    怎么买安全套的尺寸
    安全套尺寸选择需根据阴茎勃起时的周长和长度综合判断,主要参考标准有标称宽度、长度范围及材质延展性。常见尺寸分为特大号标称宽度≥56毫米、大号52-56毫米、中号49-52毫米、小号≤49毫米,特殊尺寸需通过测量定制 ...
    10-25
  • 被父母发现搞对象怎么办
    被父母发现搞对象怎么办
    被父母发现谈恋爱后,保持坦诚沟通并展示责任感是关键。青少年可通过主动交流恋爱观、平衡学业与情感、建立健康边界等方式处理。1、主动沟通选择合适时机向父母说明恋爱情况,避免隐瞒或对抗态度。可简要介绍对方基 ...
    10-25
  • 阿胶小孩吃了会不会早熟呀怎么回事
    阿胶小孩吃了会不会早熟呀怎么回事
    阿胶小孩少量食用一般不会导致早熟,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干扰内分泌。阿胶主要由驴皮熬制而成,含有胶原蛋白和少量激素成分,可能由遗传代谢异常营养过剩外源性激素摄入个体体质差异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早熟现象,可通 ...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