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生活经验

选错避孕方法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发布者:轻鸿向远 时间:2021-9-18 17:03

对于避孕方法,年轻女性们还是要多加注意的,如果避孕方法选错了可能带来的危害很大,所以要警惕选错避孕方法的危害,了解选错避孕方法的危害!

很多人说到避孕,首先想到的就是避孕套和避孕药,这是大家最为常见的两种避孕方式,而在两性生活中,有的人为了避孕也会采取很多奇奇怪怪的所谓的偏方,避孕常识十分的匮乏,容易陷入避孕误区。

避孕方法选错了危害很大

如今虽然不少男女在进行两性生活时都有了避孕的意识,可是由于对避孕常识不太了解,有许多人都采用了错误的方法,最终不得不面临着很大危害。

1、频繁用紧急避孕药扰乱内分泌

现在很多年轻女性把紧急避孕药当成了常规避孕方式,这是错误的。因为它不能阻止排卵和受精,此种药物对子宫内膜和内分泌干扰很大,用后往往有不正常出血和闭经,而且也会增加避孕失败几率。

2、安全期避孕易增加人流风险

所谓的“安全期”避孕法十分不可靠,因为对于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而言,这段“安全”的时间仅为1周左右。而且由于气候、饮食、情绪、环境等的变化,排卵时间也会发生波动,甚至发生额外排卵。专家认为,这种非常规避孕方式存在很大隐患,失败率也较高,易导致人流率的增加。

3、体外射精或导致男性早泄

体外射精法可能是全球最风行的避孕法,也是效率最低的节育方式。根据统计数字,如果有一百对夫妇使用这种方法来避孕,有三十个妇女会怀孕。即使在安全期使用,失败率还是很高,而且有养成早泄的可能。

在很多夫妻或情侣看来,避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每当激情上来时,往往都会忽略避孕这一步。而就是这种无所谓的心态,使得许多人都忽视了错误避孕给自己和爱人带来的伤害,最终等到失去受孕的权利才懂得后悔。

四个避孕误区要当心

误区1、禁欲:成功率100%

成功率虽高,但损失了所有的乐趣。是最笨的法子,最不可取。

误区2、偶然性生活:成功率10%

据不完全统计,在人流的女性当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怀孕不是那么容易,偶然一次性生活怀孕的几率很低。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每一次性生活都有怀孕的风险,切忌具有侥幸心理。

误区3、经期避孕:成功率《30%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经期也可能排卵。也许多数人在经期不会怀孕,但如果你是那极少数呢?有些女性即使在月经期也可能排卵。而且别忘了,精子在阴道内最多可存活8天。

误区4、哺乳期:成功率《90%

如果你因为正在哺乳期而放松了警惕,就可能有让你悔之不迭的情况发生。据调查,有5%~10%的怀孕妇女就是在哺乳期时莫明其妙受孕的。生产后,婴儿吸吮胸部的动作能反射性地使母亲的下丘脑受到抑制,从而抑制卵巢排卵。利用这种不排卵的特点是可以起到避孕作用的。但这种方法同样不可靠。因为如果婴儿吸吮胸部减少、乳汁分泌量减少、乳汁浓度降低,或停止哺乳,或产妇受环境、气候、情绪变化及性生活影响时,生乳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减弱,卵巢就会从哺乳期间静止状态开始恢复功能,排出成熟卵子,从此逐步恢复月经周期。

哺乳期的妈妈不可不知:一般而言,女性是先排卵而后2周才来月经。由于“排卵在先,月经在后”的特点,有的妇女在月经未来之前就可能受孕。

以上例举的这些都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会实施的他们自认为能够有效避孕的手段,然而事实却不尽然,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采取了避孕措施却依旧导致怀孕,说到底,还是因为避孕常识却缺乏导致,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在避孕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科学。

性生活中,避孕是老生常谈的事。避孕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根据调查发现,有七成年轻人选错了避孕的方法,选错方法的后果就是意外妊娠的发生。想爱爱,就要先学会如何避孕。

多种多样的避孕法

目前流行的避孕方法包括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安全套、宫内节育器、输卵管/输精管结扎、紧急避孕药、常规口服避孕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避孕的人数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估计到2025年,将新增26亿需要避孕的夫妇。与此同时,意外妊娠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

但是,林林总总的避孕方式,有效性却有着天差地别。一旦选择了有效性低的,很可能就把人生交付在一场赌博中!你的避孕观念正确吗?你正在用的避孕方式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多少?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大检验!

七成年轻人选错避孕方式

2013年,中国地区避孕问题调研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年轻人存在初次性行为年龄提前、婚前性行为普遍,但避孕知识匮乏、避孕意识薄弱的现状。69%的年轻人无防护做爱,81%的女性有过紧急避孕药使用经验,75%的年轻人在半年内都使用过避孕有效率低的避孕方式,如安全期法,体外/中断射精和紧急避孕药。40%的女性在过去一年曾多次使用紧急避孕药,但只有23%的女性清楚知道紧急避孕药的风险。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中国,65%的流产为20-29岁的未婚女性,63%的人初次流产年龄小于19岁,16%的人做过2-3次流产手术。由此产生的后果很严重:人工流产后,有18.92%的患者出现月经异常、子宫附件炎症、宫腔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在继发不孕患者中,88.2%的人曾有人工流产史。 我国口服避孕药使用率不足3%据统计,全球约1亿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避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率高达30%-50%,而在我国,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率非常低,不足3%的育龄女性在使用口服避孕药。

专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宫内节育器及绝育术超过80%,政府机构对口服避孕药的有效率和好处宣传不够,老百姓存在对口服避孕药认识上的误区,害怕服用“激素”,担心避孕效果,怕长胖,怕致癌,怕影响以后生小孩。

已经生育者可口服避孕药或结扎

现代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很低,并不会致癌。专家指出,常规口服避孕药的避孕原理是通过给予外源性孕激素和雌激素来抑制卵巢排卵,这与怀孕期间人体通过产生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来抑制排卵的原理相似。以往口服避孕药由于所含的孕激素具有雄激素样副作用,会引起水钠潴留,因而长期服用这些口服避孕药后,身体可能会发胖、体重增加。但目前一些新型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已经克服了这个缺点。

对于已经生育过,并且不想再生二胎的夫妇来说,可以选择结扎,也就是绝育手术,来以绝后患。当然,结扎手术也有严格的适应症,所以做手术要到正规的医院去。

相关标签: 阴道

相关阅读

  • 儿子出轨父母该怎么给媳妇交代
    儿子出轨父母该怎么给媳妇交代
    儿子出轨后父母需主动沟通、承担责任、尊重儿媳感受、协助解决问题、维护家庭和谐。1、主动沟通:父母应第一时间与儿媳坦诚交流,避免隐瞒或拖延。以家庭会议形式创造安全对话环境,明确表达对错误行为的谴责,同时 ...
    05-03
  • 鸽子蛋幼儿吃了会早熟吗
    鸽子蛋幼儿吃了会早熟吗
    鸽子蛋不会直接导致幼儿性早熟,但需注意饮食均衡和潜在过敏风险。1、营养分析:鸽子蛋蛋白质含量略高于鸡蛋,但激素水平与普通禽蛋无显著差异。每100克鸽子蛋含13-14克蛋白质,胆固醇约350毫克,未检测到外源性性激 ...
    05-03
  • 儿子发现母亲出轨怎么办
    儿子发现母亲出轨怎么办
    发现母亲出轨需冷静处理,涉及家庭关系修复、心理疏导、隐私保护、沟通技巧和长期支持。1、保持冷静:情绪激动可能加剧矛盾,建议先独自消化情绪或与信任的朋友倾诉。避免立即质问母亲或第三方,防止冲突升级。可记 ...
    05-03
  • 孩子长期喝牛奶会不会早熟?
    孩子长期喝牛奶会不会早熟?
    孩子长期喝牛奶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但需注意激素残留、营养失衡、肥胖风险、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的影响。1、激素残留:部分牛奶可能含微量外源性激素,如奶牛饲养过程中使用的生长激素。选择正规品牌巴氏杀菌奶可降 ...
    05-03
  • 孩子假性早熟能治好吗
    孩子假性早熟能治好吗
    假性早熟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主要干预手段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抑制、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和心理支持。1、病因治疗:假性早熟多由外源性激素暴露或器质性疾病引发。接触含雌激素的化妆品、误服避孕药等外源因 ...
    05-03
  • 追单亲妈妈的方法
    追单亲妈妈的方法
    追求单亲妈妈需要理解其特殊心理需求和生活压力,关键在于真诚、尊重和实际支持。1、理解处境:单亲妈妈往往承担育儿和经济双重压力,时间精力有限。追求前需了解对方生活节奏,避免过度打扰。主动观察她的作息规律 ...
    05-03
  • 蜂蜜会使孩子性早熟吗
    蜂蜜会使孩子性早熟吗
    蜂蜜不会直接导致儿童性早熟,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激素平衡,需结合遗传、饮食结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因素综合评估。1、激素问题:天然蜂蜜中植物雌激素含量极低,远低于豆制品等食物。蜂王浆虽含微量活性物质,但 ...
    05-03
  • 追单亲妈妈应该怎么给她说
    追单亲妈妈应该怎么给她说
    追求单亲妈妈需要真诚、尊重和耐心,关键在于理解她的特殊处境、建立信任关系、明确表达意图、给予实际支持、保持适度边界。1、理解处境:单亲妈妈通常面临育儿与经济双重压力,时间精力有限。初次接触时避免过度打 ...
    05-03
  • 喝牛奶会让小孩子早熟吗?
    喝牛奶会让小孩子早熟吗?
    喝牛奶不会直接导致儿童性早熟,但需注意激素残留、营养失衡、肥胖风险、个体差异和科学饮用量。1、激素残留:部分牛奶可能含微量外源性激素,主要来自奶牛饲养过程中使用的促生长剂。选择正规品牌巴氏杀菌奶可有效 ...
    05-03
  • 多吃豆制品会早熟吗
    多吃豆制品会早熟吗
    豆制品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激素平衡,关键因素包括大豆异黄酮含量、个体代谢差异、饮食结构、青春期发育阶段、遗传易感性。1、大豆异黄酮: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模拟人体雌激素作用,儿童长期 ...
    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