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体痒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糖尿病、肝胆疾病、尿毒症等原因引起。皮肤瘙痒是老年人常见症状,通常与生理性皮肤老化或潜在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病因。

老年人皮脂腺萎缩导致天然保湿因子减少,角质层水分流失加快,尤其在秋冬季节或频繁洗澡后更为明显。表现为全身性瘙痒伴细小皮屑,无皮疹但可见抓痕。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润肤乳,洗澡水温控制在40℃以下,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接触化纤衣物、尘螨或食用海鲜等致敏物质可能引发瘙痒,常伴有红色丘疹或风团。老年患者可能对既往不过敏的物质产生新敏感。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同时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
长期高血糖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和神经末梢损伤,引发顽固性瘙痒,好发于四肢和会阴部。患者多伴有多饮多尿症状,血糖检测值超过11.1mmol/L。需控制血糖并配合使用甲钴胺片改善神经代谢,皮肤可涂抹止痒润肤霜。

胆汁淤积时胆盐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表现为手掌脚底瘙痒伴黄疸,常见于肝硬化或胆管梗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值可能超过34.2μmol/L。需治疗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降低血胆红素。
肾功能衰竭导致尿素等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刺激皮肤,瘙痒呈全身性且夜间加重,多伴有贫血和水肿。血肌酐值通常超过707μmol/L。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配合使用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性瘙痒。

老年瘙痒患者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若瘙痒持续两周以上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须及时排查恶性肿瘤等全身性疾病。日常可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等食物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但糖尿病患需控制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