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上出现异味可能由皮脂氧化、慢性疾病、口腔问题、代谢异常或衣物清洁不足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体味加重、口臭、汗液异味等症状。可通过加强清洁、治疗基础疾病、调整饮食等方式改善。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随年龄增长更易氧化,与空气接触后产生壬烯醛类物质,形成特殊体味。日常需每日用温水清洗颈后、耳后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选择pH值中性的沐浴露。合并皮肤干燥时可外用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乳保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产生烂苹果味体臭,肾功能不全可能伴随尿骚味,肝硬化患者可能有霉臭味。这类异味需通过控制原发病改善,如糖尿病患者需规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或格列美脲片,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会导致厌氧菌繁殖产生硫化物,引发口源性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牙周炎患者可配合甲硝唑片或阿莫西林胶囊治疗。佩戴义齿者需每日清洁义齿。

年龄增长导致肝脏代谢能力下降,体内二甲硫醚等代谢产物堆积可能产生类似洋葱的体味。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促进代谢,严重者需检查肝功能,必要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
汗液残留的衣物纤维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尤其合成纤维材质更明显。建议选择棉麻材质衣物,出汗后及时更换,使用含酶洗衣液60℃以上水温洗涤。顽固汗渍可用氧系漂白剂浸泡处理。

建议老人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并每日更换,保持居室通风干燥。饮食注意补充锌元素和维生素B2,减少大蒜、洋葱等气味强烈食物的摄入。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若异味突然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肿瘤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