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炎症或导致经血逆流等问题。女性生理期子宫内膜脱落、宫颈口微开,此时同房易将外界细菌带入生殖道,可能诱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生理期同房时,经血与分泌物混合可能改变阴道酸碱环境,降低局部防御能力。男性生殖器或外界细菌进入后,可能上行感染至子宫或输卵管,出现下腹坠痛、发热等症状。经期性生活还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加剧痛经,或使脱落内膜碎片经输卵管进入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概率。
部分女性生理期性欲增强,但需注意动作需轻柔避免剧烈碰撞。少数人可能因经期同房后出现异常出血或持续腹痛,这种情况往往与原有妇科疾病相关。经期免疫力下降时,病毒类感染风险也会升高,如HPV病毒更易在宫颈脆弱期侵入。
建议生理期避免同房,结束后2-3天再恢复性生活。若同房后出现异常分泌物、持续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经期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和游泳。伴侣双方都应注意卫生,必要时使用避孕套降低感染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经血逆流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