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赡养老人案件一般由老人的近亲属或当地居委会、村委会起诉,法院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具体受理时间可能因案件复杂程度、证据充分性及法院工作安排有所差异。

不赡养老人属于民事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义务。若子女拒绝履行义务,老人本人或其代理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若老人因年龄或健康原因无法自行起诉,其配偶、其他成年子女等近亲属可代为起诉。对于无亲属或亲属不愿介入的情况,老人居住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也可作为起诉主体。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需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包括原告资格、被告信息明确、基本证据充分等。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案件,法院通常在7个工作日内立案;若需补充材料或案情复杂,可能延长至15个工作日。立案后,法院将向被告送达诉状副本,并安排调解或开庭审理。
若发现老人权益受侵害,建议尽早收集赡养协议、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并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应主动沟通赡养责任,避免矛盾激化。对于经济困难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可向社区或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同时通过调解委员会协商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