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5.9岁青少年性早熟怎么办

发布者:本草物语 时间:2022-11-8 08:38

追踪调查一年后,5月13日,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发表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这也是中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家庭追踪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5.9岁,专家建议生殖健康教育从已婚者向青少年普及。

青少年性观念开放,但性安全知识不足

人流低龄化与当前青少年性行为的普遍性和性观念开放密切相关。

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未婚青少年中约60%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22.4%有性行为。据广东省调查,48%的大学生赞成恋人之间发生了婚前性行为。

北京某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王宇告诉记者,每到双休日、黄金周、寒暑假,学校周围的酒店、小旅馆就会满员。在他的宿舍里,一半以上的男性在假日和她开房。以前舍友的她意外怀孕了,为了不让家人知道,他向我们的同学们借钱给女孩子生孩子。

王宇说,现在性是大学生,至少在男学生中,已经不是害羞的话题了,大家总是带来嘲笑。

然而,性行为的普遍以及性观念的开放,并不意味着青少年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性安全知识。

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仅有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有性行为的未婚青少年中,一半以上的人在第一次性行为时,没有使用避孕方法。有性行为的女孩中21.3%有过怀孕经历,4.9%的人有过多次怀孕经历。

上述调查还显示,仅有1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确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尽管超过95%的青少年表示听说过艾滋病,但对艾滋病特别是传播途径并不很清楚。此外,女性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要低于男性青少年。

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研究报告》也显示,大学生在各种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4.3%。而不安全的性行为存在很多健康隐患,受访的大学生中竟有16.96%的人曾患生殖类疾病,甚至有个别被确诊为艾滋病。

青少年:健康体检需要加强生殖健康知识不足

的调查显示,2013年不到一半的青少年参加健康体检,农村地区比例远低于城镇的农村留守儿童体检率仅为33.8%。

另一方面,青少年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知识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对异性的交往知识和避孕知识不足,约1/3的青少年不知道异性的交往知识,3/5的青少年不知道避孕知识。

调查显示,初次性行为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5.9岁,15-17岁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1%,其中农村5.4%,城镇2.8%。不完整的家庭青少年和城乡留守青少年的性行为发生率比完整的家庭青少年和非留守青少年高,特别是城镇留守青少年的性行为发生率最高,为7.6%。

有过性生活经历的青少年中,第一次性生活避孕的比例只有53.2%,本人或她怀孕的比例为25%,其中26.7%采取避孕措施,青少年避孕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指出,近几年青少年性行为有上升趋势,这两年一些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已经陆续开始,“我们还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把生殖健康教育从已婚人群向青少年推广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青少年性早熟,监护人怎么办?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便可确定为性早熟:①男孩在9岁以前,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②女孩虽然在8岁以后出现第二性征,但初潮发生在10岁以前。

性早熟对患儿的危害在于,性征的出現,尤其是初潮的出現,对尚未到这一阶段年龄的小孩,能够产生较大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不知道,不接受,容易发生恐惧、害羞、兴奋。在发生社会问题的同时,给监护人带来了精神和生活照顾的巨大压力。其次,性早熟时由于体内性激素增加,骨骼生长加速,骨龄超前,骨骺过早融合,使得患儿身高在长至成年时均矮小。目前,家长对性早熟现象越来越重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孩子性早熟。不能一概认为未来一定很矮。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性早熟有真性、假性、分性,因此性早熟需要及时处理,有些不需要处理。

假性早熟,影响不大

假性早熟是由于内源性荣外源性激素增多,儿童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生殖器也提前发育,个别有阴道出血。但是,这些患儿血液中存在的高水平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产生了强烈的负反馈作用,因此在发生类型性早熟时,出现了第二性征,但下丘脑垂体的生殖中心尚未启动,患儿不遵循正常性发育规律,也不产生生生育能力。随着血中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性征会自行消失或减退,这种早熟对骨骼发育影响不大,以观察为主。

部分性性早熟,密切观察

部分性性早熟步见于乳房发育提早,一般不伴有其他性征出现,身高增长正常,骨龄与年龄相同或稍提前(往往在一年以内)。此类早默厚因,是下丘脑对体内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尚未稳定有关,体内促卵泡生成激素、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乳房发育。

这种类型早熟,早期对骨骼发育的影响较小,但促进卵泡生成激素时。雌激素水平提高的时间长,骨骼生长加快,骨髁融合提前。对于这部分儿童,应密切观察身高增长情况,定期复查骨龄和血中性激素。必要时进行性激素检查。为了及时识别是否发展成真性早熟。有小部分患儿,乳房增大出现在两周岁以前,个别在新生儿期,这部分患儿是由于母亲分娩时,新生儿吸入母亲产遭中含有激素的分泌物,戏自胎儿期从母体血中获取了激素。大多数患儿随着月龄的增长,荷尔蒙水平逐渐下降,一般不需要治疗。

真性早熟,抓紧时机治疗

真性早熟对患儿影响最大。父母们也敢关注。这种性早熟不仅出现第二性惊讶,还出现初潮,产生生育能力,影响最大。真性早熟是女孩发生率高,其发生厚度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伤、占位病变、甲状腺功能低。但是,在女孩子的真性早熟中。约80%找不到病因,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早熟。特发性中枢性早熟与环境类荷尔蒙污染物、含有性荷尔蒙的食物、玫瑰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环境类激素污染来自各种洗涤剂、化妆品。塑料制品。含性激素的食物,如各种营养滋补品、保健品等用于中老年体弱群体的营养物,被部分家长错用在小孩身上,并作为健康投资而长期让孩子服食,致使性早熟出现。

真性早熟对儿童的影响因病程长短、病情重、开始治疗的年龄而异。因此,可以立即到专科医院检查,正确诊断,抓住时机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

相关标签: 阴道

相关阅读

  • 安全套掉进去会怎么样
    安全套掉进去会怎么样
    安全套掉入阴道可能引起感染风险或异物不适感,需及时取出并观察症状,处理方法包括自行取出、就医处理、预防感染、心理调适、事后监测。1、自行取出:采用蹲位或单腿抬高姿势,洗净双手后尝试用手指勾出。润滑不足 ...
  • 戴了安全套还会得病吗
    戴了安全套还会得病吗
    戴安全套可大幅降低性病风险,但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可能,原因包括使用不当、产品缺陷、病毒穿透性、皮肤接触传播、非防护部位感染。1、使用不当:安全套未全程佩戴、佩戴方式错误或中途破损会导致防护失效。正确方法 ...
  • 带安全套算高危吗
    带安全套算高危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属于高危行为,但操作不当或产品问题可能降低防护效果。1、防护原理:安全套通过物理屏障阻断体液交换,对HIV的防护效率达98%以上。乳胶材质能有效阻隔120纳米以上的病毒颗粒,包括乙肝病毒和HPV。 ...
  •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起来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起来
    青春期仇视父母的情绪通常在1-3年内逐渐缓解,具体时间与个体心理成熟度、家庭沟通方式、外部环境支持等因素相关。1、心理发展阶段:青春期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控制力弱,易产生对抗心理。通过认知行为疗法 ...
  • 带上安全套是不是就没有疾病了
    带上安全套是不是就没有疾病了
    使用安全套能显著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但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可能,防护效果与正确使用、疾病类型、接触方式等因素相关。1、防护局限性:安全套主要通过物理屏障阻断体液交换,但对HPV、疱疹等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的病毒防 ...
  • 带安全套会得病吗
    带安全套会得病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但操作不当或产品问题仍可能导致感染,涉及产品破损、过敏反应、使用错误、润滑剂刺激、病毒穿透性等因素。1、产品破损:安全套材质老化或运输储存不当可能造成微孔或撕裂 ...
  •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还抽烟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还抽烟
    青春期仇视父母和抽烟行为通常与心理发展、家庭关系及环境影响有关,改善时间因人而异,关键需要心理疏导、家庭沟通和习惯干预。1、心理发展阶段:青春期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控制力弱,易产生对抗心理。认 ...
  • 骨骺线可以二次打开吗
    骨骺线可以二次打开吗
    骨骺线闭合后无法二次打开,但可通过科学干预改善身高潜力,主要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治疗、营养补充、运动刺激、骨骼养护和医学评估。1、生长激素治疗:骨骺闭合后骨长度增长停止,但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可能刺激软骨细 ...
  •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有害吗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有害吗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是否有害,目前尚无明确科学证据表明大蒜会直接损害精子质量。适量食用大蒜可能对健康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精子活力。原因可能与大蒜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同时个体差异和饮食习惯也会影响结果。 ...
  • 男性裸睡养生需搞清楚的四大注意事项
    男性裸睡养生需搞清楚的四大注意事项
    裸睡对男性健康有益,但需注意卫生、温度、床品选择和睡眠环境四大要点。保持清洁、避免受凉、选择透气材质、营造安静环境能最大化养生效果。1.卫生管理是裸睡的首要前提。男性会阴部汗腺密集,裸睡时皮肤直接接触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