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女性的排卵期常识都有哪些 青春期少女如何计算排卵期

发布者:旧时光 时间:2022-8-4 10:24

一但月经从初潮到月经规律化以后,紧接着的变化是“排卵”,排卵是受孕的基础。青春期少女的卵巢已基本发育成熟,能够排出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初步具备了生育能力。

正常情况下,女子出生后,两侧卵巢内已经储存了约10万多个未发育的“卵泡”,但女子一生中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便自行退化了。发育成熟的卵泡,则由卵巢排出,这时称为“卵子”,卵子有受精能力。排卵是有一定规律的,每次月经后,卵巢中有数个卵泡同时发育,但发育成熟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其余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则自行退化。排卵时间大约在下次月经开始前的第14-16天,每月有一个卵子排出(少数一次排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卵子),两个卵巢交替排卵,也可由一个卵巢连续排,离开卵巢的卵子可存活24-72小时,受精能力最强的时间是在排卵后24小时之内。但排卵时又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分居夫妇、分娩后、流产后、哺乳期、长期口服避孕药后停药的妇女等,使排卵提前或延后,也有的停止排卵或出现“额外排卵”,即在正常排卵之后又排卵。

那么,如何掌握准确的排卵时间呢?简便办法是进行连续测定三个月以上的“基础体温”,基础体温又称“静息体温”,指人经6-8小时睡眠醒来后,但尚未起床、进食、谈话前测定的体温,故测基础体温是在清晨进行。生殖期正常的女子的基础体温是月经后体温比平时稍低,排卵日更低,排卵后体温可升高0.3-0.5℃直至下次月经前1-2天又正降。

因此,有排卵者,基础体温是前半期低,后半期高,呈双相型,而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的单向型。因此,测定基础体温可以了解有无排卵,并估计排卵日期,一般认为排卵可能发生在基础温转变(由低温而变为升高)的前2天至3天内,而体温上升4天以后至下次月经来潮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排卵,若有性生活,不会受孕,为“安全期”。

除了用测定基础体温测定排卵时间外,许多国家已研制了许多新方法:

1、末梢血流量测量议:人体四肢血液供给受雌激素的影响,妇女的手指在排卵时血流量减少,因此手变得较冷。议器的光电控测器可探知这一微妙变化。

2、宫颈温度计:实际并不是测定温度,而是对宫颈粘液中的“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快速测定,该酶在排卵前5-7天急剧下降,在此期性生活可提高受孕机会。

3、育期自测议:是一个装有灵敏“探针”的温度计,它能把妇女近62天的温度变化及月经周期情况进行电脑处理,然后指示妇女的性周期和生育状态。为希望受孕者提供性生活时间。

4、脑手表:这种表戴在手上,可感应妇女月经后的生物电变化。当排卵来临时,手表中的微电脑发生“危险”的信号,警告戴表人避孕,或受孕。

5、宫颈粘液观察法:妇女宫颈粘液分泌有周期化,即干燥期-湿润期-干燥期。在湿润期白带较多,且稀,尤其是当分泌物呈蛋清样时,清澈、透明、拉丝最长的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日。如经3个月的连续观察和训练,可提高受孕机会。

相关标签: 月经

相关阅读

  •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时在上方的腿通常比下方的腿短,这是由骨盆倾斜和肌肉代偿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保持该姿势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骨盆失衡等问题。人体在跷二郎腿时,上方腿的髋关节处于内收内旋状态,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持 ...
  •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发黑可能与摩擦刺激、肥胖、内分泌失调、真菌感染、黑棘皮病等因素有关。该现象既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导致,也可能与病理性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1、摩擦刺激长期穿着紧身衣物或剧烈运动时,大腿 ...
  •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危害健康,但可能提示髋关节或腰椎活动受限,长期代偿性姿势可能引发肌肉紧张或关节劳损。常见原因包括髋关节发育异常、腰椎间盘突出、肌肉韧带损伤等。髋关节结构异常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内收 ...
  •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某一侧脸部变大,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通过影响体态间接引发面部不对称。面部大小差异多与咀嚼习惯、睡姿或先天骨骼发育有关,跷二郎腿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短期 ...
  •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导致腿变短,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健康。跷二郎腿时,骨盆倾斜和脊柱受力不均可能引发腰背疼痛,但不会因受压而缩短骨骼长度。人体下肢长度由股骨和胫骨等骨骼决定,成年后骨骼长度 ...
  •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为3000-5000步,具体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肉功能退化,过量行走可能加重关节负担。3000-5000步的运动量既能维持心肺功能,又可避免膝关节损伤。该步数范围相当于持续散步20-3 ...
  •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表现,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潜在问题。常见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慢性心力衰竭、帕金森病、抑郁症等。1、营养不良长 ...
  •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长短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盆倾斜或脊柱侧弯等继发性问题。长短腿多由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或疾病引起,与日常习惯性动作无直接因果关系。跷二郎腿时单侧髋关节持续受压,可能造成 ...
  •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一般建议控制在3000-5000步,具体步数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运动习惯和医生建议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量减少且关节退变明显,步行需兼顾锻炼与安全。心肺功能正常的老人可选择4000-5000步的中等强 ...
  •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导致腿不一样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骼肌肉问题。跷二郎腿属于暂时性体位改变,不会直接影响骨骼长度。若因长期姿势不良引发骨盆倾斜等问题,可能造成功能性腿长差异。人体下肢长度由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