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长效避孕药PK短效避孕药 哺乳期吃避孕药危害大

发布者:乌鱼子 时间:2021-5-13 16:21

女性避孕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工具避孕、药物避孕及其他。凡健康育龄女性,除外罹患肝炎、冠心病、高血压、血液病、血栓性疾病、糖尿病、甲亢、哺乳期、月经稀少者,均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和使用避孕药。那么长效避孕药有什么副作用吗?一起来看网友的实例。

长效避孕药PK短效避孕药

网友口述:

三年前,当我如愿以偿地当了妈妈后,避孕又开始成为我们夫妻生活的头等大事。咨询专业人士,考虑我已生育,建议使用避孕环。对于这个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我自然积极响应。但去医院检查,医生却告诉我们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因为我产后宫颈口松弛,避孕环放进去极易脱落,故不能放环。于是,我唯有选择长效避孕药。

错把不良反应当妊娠反应

一开始,想象着从此终于可以告别担惊受怕的窘境,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老公也连说终于盼到了“解放”的一天。那晚,我们两人宛如又回到了新婚宴尔时,尽情沐浴爱河,性生活达到前所未有的默契。不料几天后,我忽然感到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心中马上条件反射地想:“天!真倒霉,莫非又怀上了?”我暗自叫苦不迭,去医院的路上一直胡思乱想:“难道避孕药失效了?可药物没到失效期啊,而且一直放在阴凉干燥处。难道避孕药也不适合我?那以后该怎么办?”我忐忑不安地向医生说出自己的担心。幸好,医生检查后告诉我,我不是怀孕,只是服用避孕药后的不良反应,这种情况一般会在服药三周后渐渐消失,不须特殊处理,并建议我以后改饭后服药。唉,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最担心肥胖和漏服

从此,这小小的避孕药便成了我的性爱“守护神”。一年过去,得其庇佑,我果然没再怀孕。但另一方面,我发现自己的体重竟莫名其妙地日渐增长。开始我很奇怪,饭量没增加,运动量不变,昔日苗条的身段却日渐走形。为此,我没少折腾自己:减少饮食,甚至不惜放弃早餐,去健身房锻炼,但都收效甚微。后来知道有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同事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并且知道这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我心情就一直不好。老公安慰我说:“世上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避孕药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二者相衡,还是优点为重,所以应该肯定。何况哪个女人没有中年发福的烦恼,也不一定全是避孕药的事。”想想他说得挺在理的,我心里也就慢慢释然了。

哺乳期吃避孕药危害多多

我们都知道,避孕药是一种相对快速有效的避孕方法,可是,对于刚刚生产完的新妈妈而言,哺乳期能吃避孕药吗?吃避孕药会对宝宝产生不好的影响吗?不少专家认为,哺乳期的女性不宜服用避孕药,因为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和婴儿的健康,可以采用节育环、避孕套、节育手术等方式来进行避孕。

那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避孕药中含有睾丸酮、黄体酮以及雌激素类衍生物等,这些物质在进入妈妈体内后,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分泌的母乳不够宝宝吃。而且,避孕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睾丸酮、黄体酮以及雌激素类衍生物等会随着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不利。

但有人认为,哺乳期能否吃避孕药,要视不同情况而定。

1、如果是产后3个月,或剖腹产后半年以上,经医生检查确实未怀孕的话,可以放置避孕环。也可以用避孕套、子宫帽、外用避孕药膜等避孕方法。如果不想再生育者,也可以采取绝育措施,作输卵管(输精管)结扎。男方结扎后还得避孕一段时间,待精液检查确实未见精子时,才可以不采取避孕措施。

2、如果不是哺乳的新妈妈,可在产后2—3个月开始口服避孕药。如果患有心、肝、肾重要脏器疾病或糖尿病时,就不宜服用避孕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这些脏器的负担,影响产后身体的恢复。

3、如果是采用母乳喂养宝宝,不宜服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能通过乳汁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能使乳汁分泌量减少。产后哺乳会抑制排卵,使月经暂时停止,有一定的避孕作用。但这种避孕作用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有人先排卵,在月经未恢复前就已经怀孕了,因此,产后及哺乳期第1次恢复性生活时就应该采取避孕措施。哺乳期选择避孕方法的原则为不影响乳汁分泌、适合妇女产后生理,如月经未复潮、阴道分泌液较少等特点。男方应多承担责任,建议以男用避孕法为主。

相关标签: 精液

相关阅读

  •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时在上方的腿通常比下方的腿短,这是由骨盆倾斜和肌肉代偿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保持该姿势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骨盆失衡等问题。人体在跷二郎腿时,上方腿的髋关节处于内收内旋状态,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持 ...
  •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发黑可能与摩擦刺激、肥胖、内分泌失调、真菌感染、黑棘皮病等因素有关。该现象既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导致,也可能与病理性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1、摩擦刺激长期穿着紧身衣物或剧烈运动时,大腿 ...
  •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危害健康,但可能提示髋关节或腰椎活动受限,长期代偿性姿势可能引发肌肉紧张或关节劳损。常见原因包括髋关节发育异常、腰椎间盘突出、肌肉韧带损伤等。髋关节结构异常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内收 ...
  •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某一侧脸部变大,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通过影响体态间接引发面部不对称。面部大小差异多与咀嚼习惯、睡姿或先天骨骼发育有关,跷二郎腿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短期 ...
  •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导致腿变短,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健康。跷二郎腿时,骨盆倾斜和脊柱受力不均可能引发腰背疼痛,但不会因受压而缩短骨骼长度。人体下肢长度由股骨和胫骨等骨骼决定,成年后骨骼长度 ...
  •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为3000-5000步,具体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肉功能退化,过量行走可能加重关节负担。3000-5000步的运动量既能维持心肺功能,又可避免膝关节损伤。该步数范围相当于持续散步20-3 ...
  •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表现,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潜在问题。常见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慢性心力衰竭、帕金森病、抑郁症等。1、营养不良长 ...
  •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长短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盆倾斜或脊柱侧弯等继发性问题。长短腿多由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或疾病引起,与日常习惯性动作无直接因果关系。跷二郎腿时单侧髋关节持续受压,可能造成 ...
  •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一般建议控制在3000-5000步,具体步数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运动习惯和医生建议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量减少且关节退变明显,步行需兼顾锻炼与安全。心肺功能正常的老人可选择4000-5000步的中等强 ...
  •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导致腿不一样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骼肌肉问题。跷二郎腿属于暂时性体位改变,不会直接影响骨骼长度。若因长期姿势不良引发骨盆倾斜等问题,可能造成功能性腿长差异。人体下肢长度由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