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想做好秋季养生

发布者:绵绵若无 时间:2019-2-5 14:40

炎夏终于过去,舒爽的秋天来到我们的身边,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男性朋友的养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小编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养生专家,为您介绍男人秋季养生,从五件事开始,男人常记,帮您秋天更健康!

运动调养:运动应适度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但是,秋天养“收”的时候,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但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此时能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进补:初秋进补应清补

秋季进补、调养保健身体是十分必要的,民间也有“吃秋膘”一说。虽然入秋后天气渐渐转为早晚凉爽,但是“秋老虎”的威力很大,气温仍然较高,进补宜“清补”。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清补”当忌辛辣、生火助阳或肥甘油腻、生痰助湿类食品,但并非禁忌荤食。

处暑过后,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的阶段,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比较大,空气湿度低,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燥,鼻腔干燥疼痛,大便干结等,即为“秋燥症”。所以人们的的日常保健也应该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节气的变化。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进行调摄时,皆应以养“收”为原则。

养生:健脾补肝清肺

秋季运动还要特别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秋季的养生应以润燥益气为主,以健脾补肝清肺为要旨。专家说,秋季的饮食既要考虑营养滋补,又要选择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应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则,可以多喝一些粥进补。阴虚体弱者在安排膳食时,可以选食瘦猪肉、鸭肉、兔肉、白斩鸡、咸鸭蛋、清蒸鲜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脾虚的老人应选食有健补脾胃、性质平和、补而不腻的补益食品,常用的有赤豆、薏米仁等,将其煮烂,加糖服食,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并可常饮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等,以解暑止渴、生津凉血。秋季食补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如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立秋后特别适合早上喝粥。初秋,非常容易导致人体脾胃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若早上能食用一些温食,特别是热的药粥,对身体有很好的健脾、补气的滋补作用。专家特别建议早上可以喝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花生粥等。

睡眠:早睡早起可防病

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众所周知的。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大有裨益。适当早起也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情绪:注意平和情绪

依照自然界律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小编提示:以上介绍男人秋季养生五件事,希望男性朋友常常坚持,在秋天做好身体健康的保健,让自己一年都健康!

相关标签: 壮阳补肾

相关阅读

  •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时在上方的腿通常比下方的腿短,这是由骨盆倾斜和肌肉代偿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保持该姿势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骨盆失衡等问题。人体在跷二郎腿时,上方腿的髋关节处于内收内旋状态,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持 ...
  •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发黑可能与摩擦刺激、肥胖、内分泌失调、真菌感染、黑棘皮病等因素有关。该现象既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导致,也可能与病理性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1、摩擦刺激长期穿着紧身衣物或剧烈运动时,大腿 ...
  •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危害健康,但可能提示髋关节或腰椎活动受限,长期代偿性姿势可能引发肌肉紧张或关节劳损。常见原因包括髋关节发育异常、腰椎间盘突出、肌肉韧带损伤等。髋关节结构异常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内收 ...
  •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某一侧脸部变大,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通过影响体态间接引发面部不对称。面部大小差异多与咀嚼习惯、睡姿或先天骨骼发育有关,跷二郎腿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短期 ...
  •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导致腿变短,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健康。跷二郎腿时,骨盆倾斜和脊柱受力不均可能引发腰背疼痛,但不会因受压而缩短骨骼长度。人体下肢长度由股骨和胫骨等骨骼决定,成年后骨骼长度 ...
  •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为3000-5000步,具体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肉功能退化,过量行走可能加重关节负担。3000-5000步的运动量既能维持心肺功能,又可避免膝关节损伤。该步数范围相当于持续散步20-3 ...
  •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表现,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潜在问题。常见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慢性心力衰竭、帕金森病、抑郁症等。1、营养不良长 ...
  •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长短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盆倾斜或脊柱侧弯等继发性问题。长短腿多由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或疾病引起,与日常习惯性动作无直接因果关系。跷二郎腿时单侧髋关节持续受压,可能造成 ...
  •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一般建议控制在3000-5000步,具体步数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运动习惯和医生建议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量减少且关节退变明显,步行需兼顾锻炼与安全。心肺功能正常的老人可选择4000-5000步的中等强 ...
  •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导致腿不一样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骼肌肉问题。跷二郎腿属于暂时性体位改变,不会直接影响骨骼长度。若因长期姿势不良引发骨盆倾斜等问题,可能造成功能性腿长差异。人体下肢长度由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