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各种阴茎畸形,你需要关注

发布者:日暮岁月长 时间:2018-12-8 10:58

阴茎发育不良

这种先天异常极为少见,文献中至今只报道了36例。此病可伴发其他泌尿生殖器官的异常和肠道下部异常。阴茎发育不良是由于外生殖器胚胎发育中的障碍所造成的,目前尚无满意的药物或手术治疗能使其阴茎具备完善的功能。因此,应果断地将性别确定为女性,并用手术切除患儿的睾丸,做人工阴道成形术,于青春期开始应用雌激素治疗,以促进形成女性心理和习惯,以及第二性征发育。

阴囊后阴茎

其表现开始时和阴茎发育不良十分相似,文献中已经报道了15例这种病人。作者曾在一例第13号环状染色体患儿身上见过这种畸形,患儿的尿道开口于直肠内,伴有智力低下和其他多种畸形。患者也可伴有尿道异常。有的患儿真正的阴茎并不存在,实际上仅有一些勃起组织,被阴囊后的异位阴囊皮肤所覆盖。

有的患儿的阴茎在解剖上可能是正常的,但其位置却是异常的,这也可能反映了不同程度的胚胎发育障碍。对部分仅是位置异常的患儿,可应用外科手术将阴茎复位于阴囊前部。

双阴茎

也是一种少见的异常,估计每出生550万人中仅出现1例双阴茎患儿。威尔逊在1973年的一篇文献综述中,引证了108例此种病人。北京儿童医院外科1956~1970年住院患儿总数43913人,有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858例,其中双阴茎畸形仅1例。典型的患者仅有一个阴茎有功能,并有尿道,因此只有在弄清尿道开口以后,才可做适当的外科手术矫治。

尿道下裂

这种先天异常较常见,大约每125~350个男婴中出现1例。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异常是较轻的,仅有少数可能伴有阴茎腹侧弯曲、阴茎扭转或位置偏斜。其原因与胎儿睾丸的雄激素分泌延迟出现或分泌不足,靶器官对雄激素作用不敏感,以及胎儿性发育过程中应用了黄体酮类药物或雌激素等有关。

目前有证据表明,严重尿道下裂病人体内的睾丸酮相对缺乏并可持续到成年期。如果对中度或重度尿道下裂不予治疗的话,则病人的性功能和性行为均可受到影响。由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原因,病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如有的患儿需要蹲着解小便,并因此引起同学的嘲笑,使其自尊心和男子性格的形成受到影响。此外,由于阴茎发育不良、痛性勃起、睾丸酮缺乏、阴茎弯曲等,部分病人的性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害。

目前认为,只要条件许可,对尿道下裂和阴茎弯曲应尽量争取一次手术完成修复。目的是纠正阴茎的腹侧弯曲,以恢复尿道口的正常位置。对于有尿道下裂的新生儿,不应做包皮环切术,因为其包皮组织在外科再造手术中仍可加以利用。对于手术时间,一般认为2~4岁较适宜。应争取在学龄前即能纠正先天缺陷,可以减少手术引起的心理创伤。不过,由于婴儿的阴茎很小,故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外科手术可成功地使70%~80%的病人的阴茎弯曲得以纠正,并恢复正常的勃起功能和排尿。需要注意的是,阴茎头型尿道下裂通常并不需要手术治疗。一项长期研究资料表明,手术后其青春期发育、性生活开始的年龄和性功能均与正常人群几乎无差别。由于技术上的进步,除最严重的病人外,大多数人均可恢复性功能。

相关标签: 阴道

相关阅读

  •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时在上方的腿通常比下方的腿短,这是由骨盆倾斜和肌肉代偿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保持该姿势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骨盆失衡等问题。人体在跷二郎腿时,上方腿的髋关节处于内收内旋状态,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持 ...
  •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发黑可能与摩擦刺激、肥胖、内分泌失调、真菌感染、黑棘皮病等因素有关。该现象既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导致,也可能与病理性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1、摩擦刺激长期穿着紧身衣物或剧烈运动时,大腿 ...
  •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危害健康,但可能提示髋关节或腰椎活动受限,长期代偿性姿势可能引发肌肉紧张或关节劳损。常见原因包括髋关节发育异常、腰椎间盘突出、肌肉韧带损伤等。髋关节结构异常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内收 ...
  •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某一侧脸部变大,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通过影响体态间接引发面部不对称。面部大小差异多与咀嚼习惯、睡姿或先天骨骼发育有关,跷二郎腿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短期 ...
  •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导致腿变短,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健康。跷二郎腿时,骨盆倾斜和脊柱受力不均可能引发腰背疼痛,但不会因受压而缩短骨骼长度。人体下肢长度由股骨和胫骨等骨骼决定,成年后骨骼长度 ...
  •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为3000-5000步,具体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肉功能退化,过量行走可能加重关节负担。3000-5000步的运动量既能维持心肺功能,又可避免膝关节损伤。该步数范围相当于持续散步20-3 ...
  •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表现,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潜在问题。常见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慢性心力衰竭、帕金森病、抑郁症等。1、营养不良长 ...
  •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长短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盆倾斜或脊柱侧弯等继发性问题。长短腿多由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或疾病引起,与日常习惯性动作无直接因果关系。跷二郎腿时单侧髋关节持续受压,可能造成 ...
  •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一般建议控制在3000-5000步,具体步数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运动习惯和医生建议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量减少且关节退变明显,步行需兼顾锻炼与安全。心肺功能正常的老人可选择4000-5000步的中等强 ...
  •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导致腿不一样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骼肌肉问题。跷二郎腿属于暂时性体位改变,不会直接影响骨骼长度。若因长期姿势不良引发骨盆倾斜等问题,可能造成功能性腿长差异。人体下肢长度由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