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关于青少年的性意识要做正确引导

发布者:微微酱ing 时间:2018-4-8 15:31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是不能停止的,当孩子处于幼年时期的时候他们的性生理发育还不成熟,还很稚嫩对于性爱活动是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可言的,这时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性教育让他们对性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对性产生好奇,一般他们会在一定的年纪产生性意识。在关于性知识的学校教育中,我们要给孩子树立这样的观念就是过早的进行性爱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男孩篇

不要阻止男孩对身体的探索两三岁的男孩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男孩喜欢摸“小鸡鸡”,有时他们也会要求摸妈妈的乳房,跟妈妈一起洗澡。面对这些情况,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越坦然,越有利于小孩接收正确的信息。

男孩在洗澡后或起床时摸生殖器,父母完全能够视而不见,但要告诉他,生殖器是隐私部位,不能够在公众场合摸,同时给他穿上闭裆裤以减少这样的行为。妈妈完全能够跟4岁内的儿子一起洗澡,帮助他认识女人的身体特征。如果妈妈对此觉得不安,也可通过图画书满足小孩的需求。

多包容男孩的调皮男孩天性好动、容易冲动、喜欢对抗,在养育过程中应该关注男孩女孩的天然差异。如果男孩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女人化的环境中,教养者期望他们事事像女孩那样顺从、安静,势必干扰男孩个性的张扬,性格也会变得胆小、退缩。

性别角色的形成机制主要靠模仿,所以父亲对于男孩的成长尤为重要。父亲一方面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成长,另一方面也要以身作则,给小孩树立阳刚、坚强、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榜样。

女孩篇

坦诚与女孩交流性别差异相较于男孩,女孩更愿意用语言与父母交流,表达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比如女孩通常会对“我为何没有‘小鸡鸡’”、“爸爸为何没有‘咪咪’”这类话题感兴趣。面对这样的提问,简单地用“你是女孩,没有‘小鸡鸡’,爸爸是男生,没有‘咪咪’”解答并不好。父母能够告诉她, “女孩也有‘小鸡鸡’,只是跟男孩长得不一样”、“爸爸也有‘咪咪’,只不过比妈妈的小”,这样的解答既客观又传达了两性平等的观念,不容易让小孩感觉到身体有缺失,产生不自信心理。

别把女孩养成“假小子”父母一般比较介意男孩像女小孩一样害羞、腼腆,而女孩举手投足像个男小孩倒会得到父母的首肯,父母甚至愿意给女孩剪短头发、穿上男孩的衣服,有的父母还会直接叫女儿“儿子”。这种模糊的态度非常容易使女孩产生性别认同上的混乱,阻碍女孩性别意识的正常形成与发展。女孩就是女孩,平时,父母应该按照女孩的性别来教育和培养,让她们穿裙子,玩布娃娃,重视培养女孩的优雅气质和仪表之美。

童年是给人生的性别色彩铺底色的阶段,底色铺好了,成年后便不容易出现性别认同障碍。这一方面需要父母真心接纳小孩的性别,不要跨性别教养。另一方面要意识到男孩女孩的性格也需要互补,男孩在一段时间会喜欢照顾洋娃娃,女孩在一段时间喜欢爬树、冒险,这些并非坏事,能够帮他们弥补性格的缺失。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青春少女(20岁以下的女子)所患的子宫颈癌,与性生活不洁有密切关系,并发现性生活年龄愈小、性伴侣愈多、性交愈频,其发病率也愈高。这是因为:

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发育成熟,比较嫩弱,对外界致癌和促癌物质敏感,若性伴侣是一个癌细胞的携带者,就很容易通过性交将癌细胞种植在少女尚未成熟的宫颈组织上。

精子进入阴道后产生一种精子抗体,此抗体一般要在4个月左右方能消失。若性伴侣愈多,性交过频,那么,则会产生多种抗体(异性蛋白),在短时间内进入女子体内,从而干扰了产生精子的抗体反应,故而易罹患宫颈癌。

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发病与疱疹2型病毒感染有关,如性伴侣是此病毒的携带者,会通过性次感染而患宫颈癌。

男性包皮垢中多种致病的细菌、病毒(尤其是致尖锐湿疣的人乳头瘤病毒)过早过多地反复刺激年轻女子的下生殖道及子宫颈上皮,导致慢性子宫颈炎,最终转化为子宫颈癌。

资料显示:20岁以前结婚(发生性行为)的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为1.58%,21岁以后结婚(发生性行为)的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到 0.37%,两者相差4倍。有人早在140余年前就观察到,修道院的修女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大大低于已婚妇女。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子宫颈癌与性生活的关系。

专家告诫说,过早发生性行为和性伴侣过多,是近年来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病人群出现年轻化趋势的罪魁祸首。因此,为了健康和有效地防范性乱所致性病 乃至子宫颈癌,广大女性不要过早地发生性行为,更不能同多个性伴侣发生关系;婚后也应有节制地过性生活,并注意性卫生,坚决杜绝一切婚外姓行为。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强调这一点,过早的进行性行为不利于身体健康,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要轻易发生性行为。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要提前性教育,对其展开性方面知识的培养,让其树立科学的性取向以及价值观,这样早产生兴意识的时候才不会误入歧途。

相关标签: 阴道

相关阅读

  • 安全套能预防的疾病包括什么
    安全套能预防的疾病包括什么
    安全套能预防的疾病主要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阻断体液交换,降低病原体传播概率。1、艾滋病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安全套的物理屏障 ...
  • 老人身上出现异味是怎么回事
    老人身上出现异味是怎么回事
    老人身上出现异味可能与皮肤代谢异常、慢性疾病、口腔卫生不良、泌尿系统问题、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具体原因,并加强日常清洁护理。1、皮肤代谢异常老年人皮脂腺萎缩导致皮肤干燥脱屑,汗液与皮 ...
  • 安全套能预防的疾病包括衣原体吗
    安全套能预防的疾病包括衣原体吗
    安全套能预防衣原体感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衣原体等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概率,主要通过物理阻隔体液交换实现防护。衣原体感染主要由沙眼衣原体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时,安全套能阻隔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接触对方 ...
  • 安全套应该怎么带呢
    安全套应该怎么带呢
    正确佩戴安全套需遵循撕开包装、分清正反、排空储精囊、全程使用等步骤。主要有撕开包装避免划伤、捏住储精囊排出空气、全程佩戴防止脱落、事后及时取下并打结丢弃等要点。1、撕开包装使用前用双手沿包装边缘小心撕 ...
  • 老人身上的病太多了
    老人身上的病太多了
    老年人常因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病积累出现多病共存现象,常见问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与年龄增长、器官功能下降、长期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刺激 ...
  • 安全套应该怎么摘
    安全套应该怎么摘
    摘取安全套时需捏住套体根部缓慢取下,避免精液泄漏或接触皮肤黏膜。正确操作能有效降低意外怀孕和疾病传播风险。摘取安全套应在阴茎尚未完全疲软时进行,用拇指与食指紧捏安全套根部环状凸起处,保持捏合状态缓慢向 ...
  • 老人身上白点是什么原因
    老人身上白点是什么原因
    老人身上白点可能是老年性白斑、白癜风、花斑癣、白色糠疹或特发性点状白斑等原因引起的。皮肤老化、遗传因素、真菌感染、营养不良或局部色素脱失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白点出现,建议观察白点变化情况,若伴随扩散、瘙痒 ...
  • 安全套能用第二次吗
    安全套能用第二次吗
    安全套不能重复使用第二次。安全套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重复使用会大幅增加破裂风险,导致避孕失败和疾病传播概率上升。安全套的材质多为天然乳胶或聚氨酯,设计时仅考虑单次使用的拉伸强度和润滑度。使用过程中可能 ...
  • 安全套小一号更舒服吗
    安全套小一号更舒服吗
    安全套小一号通常不会更舒服,反而可能因尺寸不适导致束缚感或破裂风险增加。选择合适尺寸的安全套对舒适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需根据个人生理特征匹配。安全套的舒适度与尺寸匹配度直接相关。标准安全套设计已考虑多 ...
  • 安全套一次戴多久要换一个
    安全套一次戴多久要换一个
    安全套建议每次性行为时更换一次,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长时间使用同一安全套可能因摩擦导致破裂风险增加,影响避孕和防病效果。安全套作为一次性防护用品,其材质在持续摩擦和体液接触下会逐渐损耗。乳胶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