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怎样科学认识男子的手淫

发布者:逆风驴 时间:2018-2-27 14:10

自慰一般被称为手淫,在传统的观念里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甚至被认为是不健康的行为方式。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自慰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性发育成熟的人来说,可以解除性紧张而引起的不安、躁动,因此不妨偶尔为之,但一定要适可而止。

自慰环境应隐秘

虽然自慰是一个人的事,但自慰也是要讲究时间和地点的。有些人在自慰时没有选择最佳的时间和场合,甚至没有任何防范措施,这也是不对的。男性自慰最好选择不被打扰的时间,自慰前搞好个人卫生,如清洁双手等。同时最好将房门锁好,以免被人打断而强行中断自慰,因为有过男性自慰被打扰后导致阳痿的病例。而且从医学角度来看,男性自慰的最终结果是射精,而射精时膀胱下端的尿道内口关闭,精液就沿尿道射出体外。射精时被强行阻断,精液就可能进入膀胱,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这种人为的逆行射精过程,偶尔一次也许没有影响,但也有可能会造成泌尿系统感染,也有人因此导致射精功能紊乱。

频繁自慰有危害

曾经有患者告诉医生有近10年的自慰史,而且几乎每天一次,即使现在有了女朋友依然还要自慰。问他为什么?他感觉自慰比跟女友性交时快感更强烈,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去改变动作的节奏和频率;而性交时往往得不到期待中的快感,导致每次性交的时间都很长,但高质量的性交次数却很少,甚至还会出现不射精的情况。

医学专家分析,这样的患者这种不射精的情况常见于以刺激龟头黏膜进行自慰的人。由于龟头黏膜神经较为敏感,当习惯了以摩擦的方式刺激龟头黏膜进行自慰并射精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龟头黏膜的神经敏感性渐渐减低,到最后发展到需要强力的摩擦刺激才能激发射精的出现。结果在正常性交时,由于性交中无法提供自慰时强烈的摩擦感,就出现了不射精的情况。

自慰其实没什么

随着社会发展,当今的青少年性发育成熟期已大大提前,然而如今人们的婚育年龄却越来越往后推迟。因此,从青春期开始到结婚前的这段时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少说七八年多则近20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个时间要比其他城市更长。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任何一个正常的男性都会无数次的产生性欲望,萌发性冲动。有了欲望与冲动时自然就会选择一些宣泄欲望、解决冲动的办法,由此也就有了自慰。

医学专家指出,有性冲动和性欲望是人类很正常的事情,也是维持人类繁衍的原动力,因此自慰可以说是一种合理的、安全的释放性欲的方式,同时也能够避免一部分因为涉及“性”而引起的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可以说自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既是青春期性成熟的表现,又可以解除性紧张而引起的不安、躁动,尤其对残疾人和独居者缓解性紧张有积极意义。因此,人们对于自慰行为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惊慌失措。

医生建议如果患有频繁手淫的男子应该主动的、积极的戒除自慰,或是尽量减少自慰次数。另外,在思想上不要有负担,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时间长了自慰的频率就会降低。

自慰不仅能释放多余性能量,更是预防多种疾病的手段。据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男性有规律地自慰,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率,预防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和1250名健康男性进行调查后发现,在20―50岁之间,拥有较多射精次数的男性,其患癌机率最低。一般,每周约有5次射精经历的男性,患癌风险能降低1/3。动物实验表明,类似3-甲基氯蒽的致癌物就藏匿在前列腺中,而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一部分。因此,规律射精能将这些致癌物质及时排出体外。

同时,前列腺肿瘤有明显的激素依赖性。雄激素水平降低,对预防前列腺癌有一定的作用。男性许久没有性生活,其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会明显上升,而自慰就是有益的排遣方式。

有固定性伴侣的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保证每周都有规律的性生活。如果性生活比较少,则可以通过自慰加以调节,增加排出致癌物质的次数。

相关标签: 精液

相关阅读

  •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在上的腿是长还是短
    跷二郎腿时在上方的腿通常比下方的腿短,这是由骨盆倾斜和肌肉代偿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保持该姿势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骨盆失衡等问题。人体在跷二郎腿时,上方腿的髋关节处于内收内旋状态,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持 ...
  •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黑的原因
    私下大腿两侧发黑可能与摩擦刺激、肥胖、内分泌失调、真菌感染、黑棘皮病等因素有关。该现象既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导致,也可能与病理性疾病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1、摩擦刺激长期穿着紧身衣物或剧烈运动时,大腿 ...
  •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有什么危害
    翘不了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危害健康,但可能提示髋关节或腰椎活动受限,长期代偿性姿势可能引发肌肉紧张或关节劳损。常见原因包括髋关节发育异常、腰椎间盘突出、肌肉韧带损伤等。髋关节结构异常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内收 ...
  •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某一侧脸部变大,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通过影响体态间接引发面部不对称。面部大小差异多与咀嚼习惯、睡姿或先天骨骼发育有关,跷二郎腿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短期 ...
  •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导致腿变短,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健康。跷二郎腿时,骨盆倾斜和脊柱受力不均可能引发腰背疼痛,但不会因受压而缩短骨骼长度。人体下肢长度由股骨和胫骨等骨骼决定,成年后骨骼长度 ...
  •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为3000-5000步,具体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肉功能退化,过量行走可能加重关节负担。3000-5000步的运动量既能维持心肺功能,又可避免膝关节损伤。该步数范围相当于持续散步20-3 ...
  •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表现,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潜在问题。常见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慢性心力衰竭、帕金森病、抑郁症等。1、营养不良长 ...
  •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长短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盆倾斜或脊柱侧弯等继发性问题。长短腿多由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或疾病引起,与日常习惯性动作无直接因果关系。跷二郎腿时单侧髋关节持续受压,可能造成 ...
  •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一般建议控制在3000-5000步,具体步数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运动习惯和医生建议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量减少且关节退变明显,步行需兼顾锻炼与安全。心肺功能正常的老人可选择4000-5000步的中等强 ...
  •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导致腿不一样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骼肌肉问题。跷二郎腿属于暂时性体位改变,不会直接影响骨骼长度。若因长期姿势不良引发骨盆倾斜等问题,可能造成功能性腿长差异。人体下肢长度由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