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女性月经不准怎么计算排卵期

发布者:琼明碧落 时间:2015-12-18 15:47

如果是月经的周期不太准确的话,都是可以推算排卵期的,假如你的月经本来就不规律,那么排卵期肯定不能按照常规方法来计算了。那么,如果月经不规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排卵期呢?对于刚刚接触备孕的女性来说,对排卵期与同房的相关知识储备还不足。下面来看看大家向来比较关心的这个问题。

月经不准如何计算排卵期

第一:B超监测排卵情况。

通过B超监测排卵,可以直观地看到卵泡的发育情况和排卵情况。

如果只是想了解有无排卵,那么在排卵前做一次和排卵后做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同时了解卵泡的发育情况,并且作为把握排卵的依据,那么一个周期正规的卵泡监测应该这样安排:

以28天周期的来讲,

【第1次B超】:在月经的第8天左右,了解有多少个卵泡同时发育,以及较大卵泡的直径。

【第2次B超】:在月经第10天左右,可以看到1-2个优势卵泡,并能计算卵泡生长的速度。

【第3次B超】:月经第13天左右,恰恰在排卵前,这时B超会出现卵泡周围透声环,有经验的医生会告诉你,卵泡应该在24小时内排卵。

这样,既能看到排卵前卵泡的大小,又能计算出第10天后卵泡生长的实际速度。高年资医生,还可以告诉你卵泡发育的质量好坏。

但是仅仅看到优势卵泡并不代表排卵,因为有一部分人,卵泡虽然能长大,但不能排卵,比如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卵泡能长大30mm以上,甚至更大,但不排卵。所以,到了排卵以后的时间也要做一下排卵监测。

【第4次B超】:刚刚排卵后第14天左右,卵泡已经消失或显著缩小5mm以上,子宫直肠隐窝内可见液性暗区4~6mm,甚至更多。需要大家了解的是,如果B超监测与任何的其他排卵监测手段出现矛盾,以B超监测为准。

第二:测量基础体温

测定基础体温可准确地掌握自己的排卵期。基础体温测定是指经过6-8小时睡眠后,醒来未进行任何活动(如说话、进食或起床等)所测得的口腔体温。按日期将所测得的体温记录相连成曲线,称为基础体温曲线。

正常的有排卵的基础体温曲线图是呈双相的曲线,有明显的高温区与低温区。高温区和低温区的温差一般在0.3℃-0.5℃左右。那么排卵日到底在哪天呢?是基础体温最高的一天还是最低的一天呢?

一般来说,排卵日是在基础体温最低的那一天。排卵前,我们的肾上腺会分泌少量孕激素,所以大家的基础体温就呈低温状态,一般36.2℃左右。当我们排卵的时候,由于卵泡发生破裂,我们体内的雌激素就会急剧下降,导致体温降低。等排卵完毕之后,黄体就开始大量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这样一来,我们的体温也会急剧上升了。基础体温在排卵后24-48小时内升高。

第三:排卵后一周检测孕酮的数值

在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里,排卵前卵泡期的孕酮水平较低,低于2 ng/ml,排卵后卵巢黄体产生大量孕酮,血液中孕酮浓度迅速上升;黄体成熟的时候,也就是排卵后七天左右,血孕酮浓度达高峰,可以达到15-32.2ng/ml或更高,然后不断下降,月经前期恢复到整个月经周期中的最低水平。

因此,根据孕酮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在判断有没有排卵中,如果黄体中期,也就是月经周期28天中的第21天,如果孕酮》5ng/ml提示排卵,小于5ng/ml提示无排卵。

第四:排卵试纸监测排卵

女性在生活中还有一个非常方便的监测有无排卵的方法,那就是排卵试纸。如果检测线比标准线强或一样强,表示即将要发生排卵。因为在卵子快成熟的时候,下丘脑接到雌激素正反馈的信号,然后让垂体前叶赶紧分泌黄体生成素,形成坡度非常陡的黄体生成素释放高峰,也就是黄体生成素峰值,这个血中的峰值引起排卵,大多数卵泡在24小时内排卵,尿LH峰值比血中的峰值晚4-6小时,因此,尿LH峰后的大多数人在20小时内排卵。

但是当下排卵试纸设定标准并一致,而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只用一种试纸可能出现连续阳性,或者没有阳性。因此,可以同时用多个品牌的试纸一起测就可以了。当然,由于它是间接的测量黄体生成素,所以,准确性还远远不够,需要在使用的时候同时用B超来印证,找到自身用排卵试纸测试排卵的规律。

对于月经规律的女性来说,可自行推算排卵期

首先,对月经规律的备孕女性来说,可以根据月经周期进行推算,一般排卵期大多在下次月经的前14 天右。

比如,你的月经周期为28天,那么排卵期就应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如果你的月经周期为40天,则排卵期就应在月经周期的第26天左右(即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

根据精卵的存活时间,一般在排卵期前后共1周左右时间内易受孕,故认为此时是受孕的最佳时期。

相关标签: 月经

相关阅读

  •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哪边的脸大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某一侧脸部变大,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通过影响体态间接引发面部不对称。面部大小差异多与咀嚼习惯、睡姿或先天骨骼发育有关,跷二郎腿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短期 ...
  •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腿会不会变短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导致腿变短,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健康。跷二郎腿时,骨盆倾斜和脊柱受力不均可能引发腰背疼痛,但不会因受压而缩短骨骼长度。人体下肢长度由股骨和胫骨等骨骼决定,成年后骨骼长度 ...
  •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
    85岁老人每天最佳步数为3000-5000步,具体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肉功能退化,过量行走可能加重关节负担。3000-5000步的运动量既能维持心肺功能,又可避免膝关节损伤。该步数范围相当于持续散步20-3 ...
  •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要警惕
    86岁老人浑身没劲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表现,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潜在问题。常见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慢性心力衰竭、帕金森病、抑郁症等。1、营养不良长 ...
  •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会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长短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盆倾斜或脊柱侧弯等继发性问题。长短腿多由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或疾病引起,与日常习惯性动作无直接因果关系。跷二郎腿时单侧髋关节持续受压,可能造成 ...
  •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
    85岁老人每天走路标准一般建议控制在3000-5000步,具体步数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运动习惯和医生建议调整。高龄老人骨骼肌量减少且关节退变明显,步行需兼顾锻炼与安全。心肺功能正常的老人可选择4000-5000步的中等强 ...
  •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会使腿不一样长吗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导致腿不一样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骼肌肉问题。跷二郎腿属于暂时性体位改变,不会直接影响骨骼长度。若因长期姿势不良引发骨盆倾斜等问题,可能造成功能性腿长差异。人体下肢长度由骨骼 ...
  • 80岁老人一天步行多少步合适
    80岁老人一天步行多少步合适
    80岁老人一天步行3000-5000步较为合适,具体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体力调整。老年人步行锻炼需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3000-5000步的运动量能帮助维持心肺功能,促进下肢肌肉力量,同时避免关节过度负担。体质较好的老人 ...
  • 跷二郎腿会造成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会造成长短腿吗
    跷二郎腿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长短腿,但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引发骨盆倾斜或脊柱侧弯,间接影响下肢长度。长短腿多由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或疾病引起,日常不良体态可能加重症状。健康人群偶尔跷二郎腿时,肌肉和骨骼可通 ...
  • 80岁老人一天走多少步合适
    80岁老人一天走多少步合适
    80岁老人一天走3000-5000步较为合适,具体步数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调整。老年人每日步行量应优先考虑安全性和可持续性。3000-5000步的运动范围能帮助维持心肺功能,促进下肢肌肉力量,同时避免关节过度负担 ...